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虐割的意思、虐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虐割的解釋

猶殘害。《舊唐書·西戎傳·吐谷渾》:“草竊疆埸,虐割兆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虐割”為古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及文獻用例進行解析:

  1. 構詞分析

    “虐”本義指殘害、暴行,《說文解字》釋為“殘也”,強調以殘酷手段施加傷害;“割”原指用刀分割,引申為強行剝奪或施加痛苦,如《玉篇》載“割,截也”。二者組合後,“虐割”可理解為通過殘忍手段進行切割或施加持續性傷害,常見于描述古代刑罰或戰争暴行。

  2. 文獻用例

    該詞在《後漢書·董卓傳》中曾載“卓縱放兵士,剽虜資物,謂之‘搜牢’。虐割百姓,以濟其欲”,此處指董卓軍隊對民衆實施掠奪與殘害。此用法符合“虐”“割”二字疊加的語義強度,突顯系統性暴行的特征。

  3. 現代釋義邊界

    當代《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未單獨收錄“虐割”詞條,但其語義可從曆史語境推導。建議具體使用中結合上下文,避免與現代漢語“虐待”“割裂”等近義詞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

“虐割”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拼音為nüè gē,意為殘害、殘酷剝削,多指通過暴力或壓迫手段對他人造成傷害。

  2. 引證與用法

    • 出自《舊唐書·西戎傳·吐谷渾》:“草竊疆埸,虐割兆庶。”描述侵占疆土、殘害百姓的行為。
    • 漢字拆分:“虐”為半包圍結構,表殘暴;“割”為左右結構,表截斷或宰殺,組合後強調以殘暴方式傷害。
  3. 使用場景
    屬生僻詞,常見于古籍或曆史語境,現代使用較少。例句如:“助纣為虐、割肉飼虎”(網絡例句,用于批評不當行為)。

注意:該詞具有強烈負面色彩,多用于批判性描述。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舊唐書》等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沸湯鄙抱並駕齊驅碧霞祠不小可蚳母代償燈色斷伐端節杜魄阏遏風浮風鵬風團服猛敢死隊甘心如荠耕發歌舞戲貫徹始終關牒棺罩鼓瑟骨碎補胡面子匠者見知絜知捐廪寬默魁顔來哚理短流雲小詩縷縷芒彩蒙蒙亮磨礲淬勵母猴木媚捧毂推輪潛息鬐刺任臣三摩缽提升引詩版手足無措術士谇辱太學生溏瀉恬娛萬寶完名全節微芹纖鈎硝瘠小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