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捐廪的意思、捐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捐廪的解釋

開倉出谷救災。 宋 葉適 《朝請大夫高公墓志銘》:“知 荊門軍 , 漢 旁百六十裡,雨潦冒民田,耕者不償種,官捐廩六千石,猶不能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捐廪”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uān lǐn,其核心含義是開倉出谷救災,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官府或富戶主動打開糧倉,發放儲備的谷物以救濟災民。這一行為常見于古代災荒時期,體現社會救濟責任。

  2. 字義分解

    • 捐:本義為“舍棄、捐獻”,引申為無償付出資源(如糧食、錢財等)。
    • 廪:原指糧倉,也代指儲藏的糧食。
      兩字結合,強調通過捐獻倉儲糧食來緩解災情。
  3. 曆史用例
    宋代葉適《朝請大夫高公墓志銘》中提到:“官捐廪六千石,猶不能救”,描述了荊門軍地區遭遇洪災後,官方開倉赈災仍難以應對的情景,印證了該詞的實際應用。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讨論中,現代語境下較少使用,但可借喻政府或機構在危機中的物資調配行為。


提示:若需更多古籍例證或相關詞彙擴展,可參考古代赈災制度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捐廪》的意思

《捐廪》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捐獻糧食、財物給國家或公共機構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捐廪》的部首是“手”(扌)和“廣”(廣),共有1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捐廪》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制度。在古代,廪是指官府作為供養官員和軍隊的財物倉庫。《捐廪》指的就是将個人的糧食或財物捐獻給廪庫。

繁體字“捐廩”與簡體字《捐廪》意思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上稍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常常發生變遷。古時的《捐廪》字可能會寫成“捐廪”、“捐糧”等形式,而現代使用的《捐廪》字更加通用。

例句

1. 他毅然決定捐廪救國,将自己的財物全部捐給了國家。

2. 為了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我們應該積極參與捐廪活動。

組詞

1. 捐助:指出于善良、慷慨之心,主動提供幫助。

2. 捐贈:指以物質形式給予財物或其他資源。

近義詞

1. 捐獻:指将財物或其他有價值的東西無償給予他人或組織,與捐廪的意思相近。

2. 捐助:指出于善良、慷慨之心,主動提供幫助,與捐廪意義相近。

反義詞

1. 收受:指接受他人的禮物、財物或好處。

2. 竊取:指偷盜或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