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幺令的意思、六幺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幺令的解釋

(1). 唐 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又名《六幺》、《綠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調羽弦最小,節奏繁急,故名。其詞為雙調九十四字,仄韻。 唐 白居易 《楊柳枝詞》之一:“《六幺》《水調》家家唱,《白雲》《梅花》處處吹。” 宋 梅堯臣 《莫登樓》詩:“腰鼓百面紅臂韛,先打《六幺》後《梁州》。” 明 張四維 《雙烈記·策勳》:“一棒輕敲晝鼓,《六幺》慢奏笙簧。”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韓文荊公事輯》:“ 熙載 自擊鼓, 屋山 舞《六幺》,每醉,以樂聒之,乃醒。”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屬仙呂入雙調,字數與詞牌不同,用作過曲。北曲屬黃鐘宮者,字數與詞牌或南曲都不同;屬仙呂宮者,字數與詞牌相同,句讀略異;都用在套曲中。京劇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無唱詞,多用于官員上朝、回府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六幺令”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詞牌名,其含義與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詞牌由來與别名

“六幺令”源于唐代教坊曲,最初為琵琶曲名,後發展為詞調。其名稱有多種解釋:

  1. 音律特點:因曲調羽弦(五音中最細的弦)最小,節奏繁急,故稱“幺”(小的意思)。
  2. 别名考據:又名《綠腰》《樂世》《錄要》,據王灼《碧雞漫志》記載,“六幺”可能因曲拍不超過六字而得名,或與“錄要”(記錄樂曲要點)諧音相關。

二、格律特點

三、文學應用與代表作品

  1. 詞作主題:多用于抒情或詠史,如李綱《六幺令·長江千裡》借江景抒懷古之思,晏幾道《六幺令·綠陰春盡》則描寫女子相思情态。
  2. 曲牌發展:南北曲及京劇均吸收此調。南曲屬仙呂入雙調,北曲分屬黃鐘宮、仙呂宮;京劇作為無唱詞的吹打曲牌,常用于官員儀仗場景。

四、文化影響

白居易《楊柳枝詞》提及“六幺”的流行,印證了其在唐代的廣泛傳唱。後世文人通過次韻(按原韻和詩)等方式延續創作傳統,豐富了該詞牌的文學内涵。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詞作或格律細節,可參考《碧雞漫志》等古籍或權威詩詞解析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六幺令》的意思

《六幺令》是一種傳統的民間音樂曲牌,源于中國。它是由和聲和婉轉的旋律組成的,常常被用來表達憂傷、離别等情感。

《六幺令》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六幺令》的拆分部首是“幺”,它是一個獨立的漢字部首。它的筆畫數量是1。

《六幺令》的來源

《六幺令》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具體的來源和時間已經無從考證。這是一種民間音樂形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表演方式。

《六幺令》的繁體寫法

《六幺令》的繁體寫法為「六幺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六幺令」的漢字可能有一些變體。然而,由于古代漢字形體演變的複雜性,具體的寫法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

《六幺令》的例句

她哼起了一首悲傷的《六幺令》,歌聲充滿了對故鄉的思念。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七幺令、八幺令、九幺令
近義詞:七幺令、八幺令、九幺令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