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赴體的意思、魂不赴體的詳細解釋
魂不赴體的解釋
同“ 魂不附體 ”。《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隻見兩個力士,捉一個後生……霎時間把刀破開肚皮,取出心肝,呈上娘娘,驚得 宣贊 魂不赴體。”《三遂平妖傳》第六回:“那廝道:‘我從來愛取笑人,昨日不合撩撥了這婦人,吃鬍子打了一頓拳頭;又吃他驚了,交我魂不赴體。’”
詞語分解
- 魂的解釋 魂 ú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體上主宰人,又可離開肉體而獨立存在的實體:魂靈。鬼魂。魂不附體。 指精神或情緒:魂飛魄散(形容極度驚恐)。魂不守舍。 筆畫數:; 部首:鬼; 筆順編號:
- 體的解釋 體 (體) ǐ 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 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
網絡擴展解釋
“魂不赴體”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與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 形容人因極度驚恐或受到某種強烈刺激時,精神恍惚、失去常态,仿佛靈魂脫離軀體。該詞與“魂不附體”同義,強調因外界沖擊導緻心理狀态的劇烈變化。
2.出處與引證
- 最早見于明代洪楩的《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文中描述:“驚得宣贊魂不赴體”,生動刻畫了角色在目睹血腥場面時的驚恐反應。
3.用法與示例
- 語境: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形容極度恐懼、震驚或受誘惑後的失神狀态。
- 例句:“聽到爆炸聲的瞬間,他吓得魂不赴體,呆立原地無法動彈。”
4.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包括“魂不附體”“魂飛魄散”“失魂落魄”等,均表達精神層面的極度動蕩。
- 英文可譯為“out of one's senses”或“scared out of one's wits”。
5.權威參考
- 該成語在《漢語大詞典》及多部權威詞典中均有收錄,釋義一緻,可信度較高。
“魂不赴體”通過具象化的表達,生動描繪了人在極端情境下的心理狀态,是漢語中富有表現力的成語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魂不赴體——一種脫離現實的狀态
《魂不赴體》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精神意識無法完全集中于當前的身體和周圍環境上,與現實脫離聯繫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魂(鬼魂)-不-赴-體(身體)。
來源:《魂不赴體》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似乎并沒有明确的出處。不過,可以推測,它可能源自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創作和描述。在古代文人的詩詞中,有時會描述自己抑或其他人物心神不守身體的狀态,形容思緒飄忽不定,仿佛魂魄遊離于體外,不被現實所束縛。
繁體:魂不赴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魂不赴體
例句:他陷入沉思之中,一時間魂不赴體,仿佛忘卻了周圍的一切。
組詞:魂歸故裡、魂牽夢萦、赴湯蹈火、魂飛魄散。
近義詞:心不在焉、入迷、神遊。
反義詞:全神貫注、專心緻志、一心一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