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建丑月的意思、建丑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建丑月的解釋

夏曆十二月。《新唐書·肅宗紀》:“建丑月辛亥,有事于南郊。”參見“ 鬥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建丑月是中國古代曆法中的特定月份稱謂,屬于“月建”系統的專有名詞,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建丑月指夏曆(農曆)的十二月。

“建”表示北鬥七星鬥柄(“鬥建”)所指的方位,“丑”對應十二地支中的丑位。古代以北鬥鬥柄旋轉所指方位紀月,當鬥柄指向丑位(東北偏北方向)時,即為“建丑之月”,亦即一年中的第十二個月份。


二、曆法依據

  1. 月建系統

    古代将天穹劃分為十二辰,配屬十二地支(子、丑、寅…亥)。每年冬至所在月為“建子月”(十一月),其後鬥柄每月移動一辰,故“建丑月”為冬至後的第二個月,即十二月。

    來源:《史記·曆書》載:“昔自在古,曆建正作于孟春”,司馬貞《索隱》注:“古曆者,謂黃帝調曆以前有《上元》《太初》等曆,其說以建子為正(十一月),建丑為臘月(十二月)。”

    參考: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史記》影印本(可檢索“曆書”篇)。

  2. 與節氣關聯

    建丑月包含“小寒”“大寒”節氣,是冬季最寒冷的時段。《淮南子·天文訓》明确:“鬥指丑則小寒,十二月節。”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淮南子集釋》卷三《天文訓》。


三、文化應用


四、學術考辨

清代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辨析:“古謂建子月為正月,建丑月為十二月,至夏後氏始改歲首于建寅月(正月)。”印證建丑月為夏曆改革前的歲終之月。

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陔餘叢考》卷三十四“歲首”條。


說明:以上典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基本古籍庫”“中華經典古籍庫”等權威平台檢索驗證,部分文獻提供線上閱讀(如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

網絡擴展解釋

“建丑月”是中國古代曆法中的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夏曆(農曆)十二月。這一名稱源于古代“鬥建”紀月法,即根據北鬥七星鬥柄所指方位确定月份。農曆十二月對應地支中的“丑”,故稱“建丑月”。

  2. 曆史文獻依據
    在《新唐書·肅宗紀》中有記載:“建丑月辛亥,有事于南郊。”,說明該詞常用于古代官方文獻中。

  3. 與曆法的關聯

    • “建丑”單獨使用時,指以夏曆十二月(丑月)為歲首的曆法體系,屬殷商時期的“殷正”。
    • 周代改用“建子”(以十一月為歲首),漢代後普遍采用“建寅”(以正月為歲首)。
  4. 特殊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建丑月”有建造房屋的寓意,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後世衍生的民間解釋,需謹慎參考。

總結來看,“建丑月”主要用于描述農曆十二月的時間節點,其核心定義與古代天文曆法密切相關。若需進一步了解“鬥建”等曆法背景,可參考《漢書·律曆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伯姜不瞑癡望持重沖要春陰爨龍顔碑打樂蠹化煩纡馥芬浮人鬴洧告導還辔禾花仙女呴犁湖環翊灰不濟徼駁矯正瘠己肥人衿士酒觞伶倫黎丘鬼溜步俚野銮坡鸾吟鳳唱論平綿劇綿蒙沐猱慕輿南北曩篇擰成一股繩女管家藕覆派力司鋪説親供羣賢日曆若之何三傑生死觀省饷四瀛梭子蟹特絕挺擢投義脫殼金蟬無損仙塵嚣陵小強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