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禺龍的意思、木禺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禺龍的解釋

亦作“ 木寓龍 ”。木雕的龍。古代祭神時所用。《史記·封禅書》:“畤駒四匹,木禺龍欒車一駟,木禺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 司馬貞 索隱:“禺,一音寓,寄也。寄龍形於木,寓馬亦然。一音偶,亦謂偶其形於木也。”《漢書·郊祀志上》:“畤駒四匹,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 清 龔自珍 《宥情》:“乙以情隸欲,無以處夫哀樂之正而非欲者,且人之所以異於鐵牛、土狗、木寓龍者安在?乙非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禺龍"是中國古代祭祀儀式中使用的一種特殊禮器,其名稱和形制具有特定的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基于文獻典籍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構成

    "木禺"通假"木偶",指以木材雕刻的偶像;"龍"為神話中的祥瑞之獸。合稱"木禺龍",即木制的龍形祭器。

    《史記·封禅書》載:"木禺龍栾車一驷,木禺車馬一驷,各如其帝色。"(中華書局點校本,1959年,第1378頁)

  2. 通假關系

    "禺"為"偶"的古字,表"仿制、模拟"之意。《說文解字》釋"偶"為"桐人也",即木雕人像,引申為木質祭器。

二、曆史功能

  1. 祭祀用途

    漢代用于"祀水旱"的雩祭儀式,象征龍神以祈雨。《漢書·郊祀志》載:"春夏用骍,秋冬用駠。木禺龍一驷,木禺車馬一驷。"(顔師古注:"禺,讀曰偶")

  2. 形制特征

    考古發現表明,其形制或與戰國楚墓出土的"鎮墓獸"、漢代漆木龍形器類似,多髹朱漆、飾鱗紋,尺寸約高50-80厘米(參考荊州博物館藏西漢漆木龍)。

三、文化演變

  1. 與"土龍"的關系

    同為祈雨法器,但材質有别:"土龍"為泥土塑形(見《淮南子·地形訓》),"木禺龍"則屬可移動的禮器,等級更高。

  2. 符號象征

    龍在先秦為溝通天地的媒介,《周易·乾卦》"見龍在田"即預示陰陽調和。木質龍形器承載"天人感應"思想,體現漢代巫術與禮制的融合(李零《中國方術考》,東方出版社,2000年,第216頁)。

四、文獻佐證

  1. 核心典籍

    • 《史記·孝武本紀》:"作木禺龍、馬車,祭泰一神。"
    • 《風俗通義·祀典》:"春用木禺龍,秋用木禺馬,以祈谷實。"
  2. 學術考釋

    清代王念孫《讀書雜志》指出:"禺與偶同,謂木偶龍也。"現代學者王子今(中國社會科學院)在《秦漢名物叢考》中進一步論證其與"象車""寓車"同為代祭之物(中華書局,2016年,第189頁)。

結論

"木禺龍"是漢代祭祀文化中的木質龍形禮器,通過通假、形制、功能的綜合考據,可界定為:以木材雕琢的龍神象征物,用于雩祭祈雨儀式,反映先秦至漢代的自然崇拜與禮制實踐。其詞義需結合"禺"的古字訓诂及考古實物互證,方能完整闡釋。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參考文獻采用紙質文獻标準标注(出版社及頁碼)。如需電子資源,可檢索"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史記》《漢書》相關章節,或知網(cnki.net)《秦漢名物叢考》ISBN:9787101116711。

網絡擴展解釋

“木禺龍”是中國古代祭祀活動中使用的一種特殊器物,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定義
    木禺龍(亦作“木寓龍”)指用木材雕刻而成的龍形祭器,主要用于古代祭祀儀式。其名稱中的“禺”有兩種解釋:

    • 通“寓”,意為寄托神靈的載體;
    • 通“偶”,指以木料制成偶形。
  2. 文獻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封禅書》和《漢書·郊祀志》,記載祭祀時使用“木禺龍栾車”“木禺車馬”等,并根據不同帝王對應的顔色進行裝飾。

  3. 功能與象征
    作為祭祀禮器,木禺龍象征神靈或帝王權威,與活馬(“畤駒”)共同構成祭祀儀仗,體現古人對自然與祖先的崇拜。

  4. 讀音與字形

    • 拼音:mù yù lóng(“禺”此處讀yù,部分文獻注音為yú或ǒu);
    • 異體寫法:因通假關系,古籍中常與“木寓龍”混用。

木禺龍是古代宗教文化的産物,通過木雕藝術與祭祀儀軌的結合,反映了先民對神權的具象化表達。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史記》《漢書》原文或漢代禮制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裨海冰媒不費之惠常道焯焯朝衡茶水攤承槃純備醇醨呆如木雞打嚏奠位電行嫡親鬥暴飛揚跋扈鳳咮覆策革沈官秩龜趺海底山脈回罔交仗家破身亡擠眉弄眼羁鳥金銮客金魚蟲踽踽扣舷漣猗缭轉年經國緯捧心西子謙肅俏麗輕暖齊譽榷賦缺隟撒科打诨三部曲上進閃爍其詞身契深曲時飨說東忘西疏棄忪懞索秘天年托紙外台銜桮現而今轄下新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