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木寓龍 ”。木雕的龍。古代祭神時所用。《史記·封禅書》:“畤駒四匹,木禺龍欒車一駟,木禺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 司馬貞 索隱:“禺,一音寓,寄也。寄龍形於木,寓馬亦然。一音偶,亦謂偶其形於木也。”《漢書·郊祀志上》:“畤駒四匹,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 清 龔自珍 《宥情》:“乙以情隸欲,無以處夫哀樂之正而非欲者,且人之所以異於鐵牛、土狗、木寓龍者安在?乙非是。”
“木禺龍”是中國古代祭祀活動中使用的一種特殊器物,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基本定義
木禺龍(亦作“木寓龍”)指用木材雕刻而成的龍形祭器,主要用于古代祭祀儀式。其名稱中的“禺”有兩種解釋:
文獻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封禅書》和《漢書·郊祀志》,記載祭祀時使用“木禺龍栾車”“木禺車馬”等,并根據不同帝王對應的顔色進行裝飾。
功能與象征
作為祭祀禮器,木禺龍象征神靈或帝王權威,與活馬(“畤駒”)共同構成祭祀儀仗,體現古人對自然與祖先的崇拜。
讀音與字形
木禺龍是古代宗教文化的産物,通過木雕藝術與祭祀儀軌的結合,反映了先民對神權的具象化表達。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史記》《漢書》原文或漢代禮制研究資料。
《木禺龍》是一個中文詞語,它指的是一種傳說中的神獸。據傳說,木禺龍具有巨大的體型,獨特的外貌和強大的力量。它被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物,象征着權力、尊貴和祥瑞。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木禺龍》一詞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和神話傳說。在古代的文獻和宮殿中,經常可以看到以木禺龍為主題的雕刻和繪畫作品。由于其神秘而獨特的形象,木禺龍一直被視為重要的文化象征。在繁體中文中,《木禺龍》的寫法為「木禺龍」。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木禺龍》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然而,由于缺乏确鑿的曆史文獻,我們無法得知确切的古代寫法。這使得我們無法确定古時候漢字寫法的具體細節。
以下是一些示例句子,使用了詞語《木禺龍》:
1. 傳說中,隻有皇帝才能擁有木禺龍的雕像。
2. 這座宮殿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木禺龍圖案。
3. 他們采用木禺龍作為家族的紋章,象征着家族的榮耀和權力。
以下是一些與《木禺龍》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組詞:木雕、禺石、龍王。
2. 近義詞:神龍、龍神、神獸。
3. 反義詞:凡狗、常人、普通動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