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禺龙的意思、木禺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禺龙的解释

亦作“ 木寓龙 ”。木雕的龙。古代祭神时所用。《史记·封禅书》:“畤驹四匹,木禺龙欒车一駟,木禺车马一駟,各如其帝色。” 司马贞 索隐:“禺,一音寓,寄也。寄龙形於木,寓马亦然。一音偶,亦谓偶其形於木也。”《汉书·郊祀志上》:“畤驹四匹,木寓龙一駟,木寓车马一駟,各如其帝色。” 清 龚自珍 《宥情》:“乙以情隶欲,无以处夫哀乐之正而非欲者,且人之所以异於铁牛、土狗、木寓龙者安在?乙非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禺龙"是中国古代祭祀仪式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礼器,其名称和形制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基于文献典籍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构成

    "木禺"通假"木偶",指以木材雕刻的偶像;"龙"为神话中的祥瑞之兽。合称"木禺龙",即木制的龙形祭器。

    《史记·封禅书》载:"木禺龙栾车一驷,木禺车马一驷,各如其帝色。"(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第1378页)

  2. 通假关系

    "禺"为"偶"的古字,表"仿制、模拟"之意。《说文解字》释"偶"为"桐人也",即木雕人像,引申为木质祭器。

二、历史功能

  1. 祭祀用途

    汉代用于"祀水旱"的雩祭仪式,象征龙神以祈雨。《汉书·郊祀志》载:"春夏用骍,秋冬用駠。木禺龙一驷,木禺车马一驷。"(颜师古注:"禺,读曰偶")

  2. 形制特征

    考古发现表明,其形制或与战国楚墓出土的"镇墓兽"、汉代漆木龙形器类似,多髹朱漆、饰鳞纹,尺寸约高50-80厘米(参考荆州博物馆藏西汉漆木龙)。

三、文化演变

  1. 与"土龙"的关系

    同为祈雨法器,但材质有别:"土龙"为泥土塑形(见《淮南子·地形训》),"木禺龙"则属可移动的礼器,等级更高。

  2. 符号象征

    龙在先秦为沟通天地的媒介,《周易·乾卦》"见龙在田"即预示阴阳调和。木质龙形器承载"天人感应"思想,体现汉代巫术与礼制的融合(李零《中国方术考》,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216页)。

四、文献佐证

  1. 核心典籍

    • 《史记·孝武本纪》:"作木禺龙、马车,祭泰一神。"
    • 《风俗通义·祀典》:"春用木禺龙,秋用木禺马,以祈谷实。"
  2. 学术考释

    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指出:"禺与偶同,谓木偶龙也。"现代学者王子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秦汉名物丛考》中进一步论证其与"象车""寓车"同为代祭之物(中华书局,2016年,第189页)。

结论

"木禺龙"是汉代祭祀文化中的木质龙形礼器,通过通假、形制、功能的综合考据,可界定为:以木材雕琢的龙神象征物,用于雩祭祈雨仪式,反映先秦至汉代的自然崇拜与礼制实践。其词义需结合"禺"的古字训诂及考古实物互证,方能完整阐释。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参考文献采用纸质文献标准标注(出版社及页码)。如需电子资源,可检索"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史记》《汉书》相关章节,或知网(cnki.net)《秦汉名物丛考》ISBN:9787101116711。

网络扩展解释

“木禺龙”是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使用的一种特殊器物,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1. 基本定义
    木禺龙(亦作“木寓龙”)指用木材雕刻而成的龙形祭器,主要用于古代祭祀仪式。其名称中的“禺”有两种解释:

    • 通“寓”,意为寄托神灵的载体;
    • 通“偶”,指以木料制成偶形。
  2. 文献记载
    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记载祭祀时使用“木禺龙栾车”“木禺车马”等,并根据不同帝王对应的颜色进行装饰。

  3. 功能与象征
    作为祭祀礼器,木禺龙象征神灵或帝王权威,与活马(“畤驹”)共同构成祭祀仪仗,体现古人对自然与祖先的崇拜。

  4. 读音与字形

    • 拼音:mù yù lóng(“禺”此处读yù,部分文献注音为yú或ǒu);
    • 异体写法:因通假关系,古籍中常与“木寓龙”混用。

木禺龙是古代宗教文化的产物,通过木雕艺术与祭祀仪轨的结合,反映了先民对神权的具象化表达。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史记》《汉书》原文或汉代礼制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妥鄙倍比肩连袂禀施谗词撜溺陈垣赤伏符锤碎荡寇志盗憎主人搭配定货翻改丰黛冯陵凫臾附悦刚毅木讷钩箴孤经絶句国际歌裹腰寒欠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惠然至搅散架虚近侧靖恭京派俊明揩背连环保论堂麦迪霉素铭激鮎鱼缘竹竿袍领捧腹浅蛮麡床青箬笠清怡奇偏气识蘧篨区区将将三突出圣问尸骨市重思土尿胞洮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菀窳妇人陿促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