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醇醨的意思、醇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醇醨的解釋

亦作“ 醇漓 ”。1.厚酒與薄酒;酒味的厚與薄。 宋 王禹偁 《北樓感事》詩:“樽中有官醖,傾酌任醇醨。” 宋 陸遊 《以事至城南書觸目》詩:“百錢且就村場醉,舌本醇醨莫苦分。”

(2).用以喻教化、風俗等的敦厚與澆薄。 唐 孔穎達 《<禮記正義>序》:“夫人上資六氣,下乘四序,賦清濁以醇醨,感陰陽而遷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如來理教,隨類得解,去聖悠遠,正6*法醇醨,任其見解之心,俱獲聞知之悟。” 清 包世臣 《韋君繡詩序》:“下亦歌詠疾苦,有以驗風尚醇醨。” 嚴複 《原強》:“而于一國盛衰強弱之故,民德醇漓合散之由,則尤三緻意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醇醨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醇醨”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ún lí,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字面含義(酒味差異)

  1. 醇:指味道濃厚的美酒,如“醇酒”。
  2. 醨:指味道淡薄的薄酒。
    • 合稱“醇醨”即代指酒味的濃淡差異。例如宋代王禹偁《北樓感事》中“樽中有官醞,傾酌任醇醨”,意為酒有濃淡之分,可隨意斟酌。

二、引申含義(社會與人文)

  1. 比喻教化與風俗:
    指社會風氣的敦厚(醇)與澆薄(醨)。如宋代邢昺《爾雅疏序》提到“醇醨既異,步驟不同”,強調不同時代風俗的差異。
  2. 象征人性特質:
    可形容人的品性淳樸或浮薄,如《淮南子》以“醇”喻質樸,與“醨”形成對比。
  3. 文學中的辯證關系:
    現代解讀中,該詞也被用于表達事物對立統一的特性,如不同酒類各有其“醇厚感”(清香與醬香酒的差異)。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漢程字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醇醨是一個漢字詞,源于古代漢語,意思是指酒的醇厚和純粹的味道。這個詞由酒的概念和描述性的詞語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醇醨的拆分部首是酉和酉,它們分别代表酒和酉器,象征着與酒有關的概念。它的總共13個筆畫。

來源

醇醨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人們用酒的味道和品質來形容一些事物。隨着時間的推移,酒的醇厚和純粹的意義漸漸擴展到其他方面,例如酒後的真誠和友誼的美好。

繁體

醇醨的繁體字是醇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醇醨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形态有所演變。然而,基本的概念和意義并沒有改變。

例句

1. 這款紅葡萄酒确實醇醨,值得一試。

2. 他的友誼像美酒一樣,醇醨而持久。

組詞

醇醨可以與其他詞組合來形成新的詞彙,例如:醇醨美酒、醇醨佳品等。

近義詞

醇醨的近義詞包括:芳香、濃郁、美味。

反義詞

醇醨的反義詞可能是:稀薄、劣質、難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