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意;忠誠。《晉書·元帝紀》:“是以陳其乃誠,布之執事。”《南齊書·河南傳》:“又卿乃誠遙著,保寧遐壃。”
“乃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誠意、忠誠,常見于古代文獻及正式語境中。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解釋:
該詞在史書中的用例體現了其莊重性:
“乃誠”強調内在真誠與外在忠實的統一,常見于表彰人物品德或君臣關系的語境中。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晉書》《南齊書》等原始文獻。
乃誠是一個漢字詞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詞語意義,下面将對其進行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乃誠的拆分部首是丿(piě),它的總筆畫數為兩畫。
乃誠源自于《論語·子張》:“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不亦樂乎?”可以視為“乃誠”的意思。
乃誠的繁體字為「乃誠」。
在古代,乃誠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古代的一些寫法如下:
1. 乃誠
2. 乃誠言
以下是一些使用乃誠的例句:
1. 他的言行乃誠,深得人們的信任。
2. 每當我想到他那乃誠的微笑,就倍感溫暖。
乃誠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
1. 誠心誠意
2. 誠實守信
3. 誠心誠意
與乃誠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真誠
2. 虔誠
3. 誠摯
與乃誠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虛僞
2. 不誠
3. 虛假
以上就是《乃誠》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的相關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