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铨注的意思、铨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铨注的解釋

謂對官吏的考選登錄。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铨曹》:“明年,銓注復歸之吏部,承前所司注拟,皆約官資,升降之時,難于允愜。”《元典章新集·吏部·承蔭》:“驗其品格,先為銓注,俾資俸月,養榮其親。”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明初翰林不由進士》:“命下吏部,惟銓注而已。”參見“ 注拟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铨注”是古代官吏選拔制度中的專業術語,主要含義為對官員的考選、登記及職位分配。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曆史用例

  1. 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铨曹》記載:“銓注復歸之吏部”,說明唐代由吏部負責官員的考選登錄。
  2. 元代:《元典章新集·吏部·承蔭》提到“驗其品格,先為銓注”,指根據官員的品行資曆進行職位分配。
  3. 清代:俞樾在《茶香室續鈔》中提及“惟銓注而已”,反映清代沿用類似制度。

與其他概念的關聯


注意

部分資料(如)将“铨注”解釋為“權衡、推敲”,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用。建議以古代職官制度中的考選登錄含義為準。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古代選官制度,可參考《封氏聞見記》《元典章》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铨注:詞義解釋、拆分部首和筆畫

《铨注》是一個漢字詞,意為權衡、考量、斟酌。該詞的拆分部首為金,組字結構是由金字旁和主字旁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金

- 筆畫:14畫

來源和繁體

《铨注》是一種古代書法詞語,最早出現在《金剛經》中作為一種修辭手法,表示權衡、衡量的意思。後來逐漸成為漢字詞語并廣泛應用。

繁體字:銓註

古代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通常有篆書、隸書和楷書等多種形式。在篆書中,《铨注》以象形的方式表現,字形較為獨特。隸書時期,字形逐漸趨向規範和整齊。到了楷書時期,字形更加簡化和規範。

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例句:他在決策時非常慎重,铨注每一個細節。

組詞:铨衡、權铨、注重、審铨

近義詞:斟酌、權衡、衡量

反義詞:輕率、草率、粗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