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播厥的意思、播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播厥的解釋

播種。《詩·周頌·噫嘻》:“率時農夫,播厥百穀。” 鄭玄 箋:“使民耕田而種百穀也。”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宣帝 之世,有嘉穀玄稷之祥,亦不説今之所生,豈由 神農 、 後稷 播厥之功。”《南史·宋衡陽王義季傳》:“今陽和扇氣,播厥之始,一日不作,人失其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播厥”是古代漢語中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播厥指“播種”,其中“播”意為“撒種”,“厥”為代詞(相當于“其”或“之”),組合後表示播種的行為。


二、字詞解析

  1. 播:本義為撒布種子,引申為傳播、散布。
  2. 厥:文言虛詞,此處作代詞,指代前文提到的“百穀”(即各類農作物)。

三、文獻例證

  1. 《詩經·周頌·噫嘻》
    “率時農夫,播厥百穀。”
    鄭玄箋注:“使民耕田而種百穀也。”
  2. 晉代王嘉《拾遺記》
    提及神農、後稷的“播厥之功”,強調播種對農業的重要性。
  3. 《南史·宋衡陽王義季傳》
    用“播厥之始”描述農時不可延誤的耕種原則。

四、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詩文或農事語境,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常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農學的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古籍,可參考《詩經》《拾遺記》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播厥(bō jué)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意思是“播種”。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播”是指播種,而“厥”則表示力量或行動。根據筆畫排列順序,“播厥”的共有10畫。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漢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是繁體字,即「播厥」。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相對繁瑣,并且具有一定的變體。 以下是一個例句:“種子是農民在春季播厥地裡的希望。”這句話中,“播厥”表示農民在春季期間進行的播種行為。 與“播厥”相關的組詞有很多,例如播種(bō zhǒng),播種機(bō zhǒng jī),播種車(bō zhǒng chē)等。 相似的詞語有播種、種植等,它們都表示在土地上種植植物的行為。 反義詞方面,有收獲、收割等詞語,它們表示在農作物成熟時進行收獲的行為。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