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厥的意思、播厥的详细解释
播厥的解释
播种。《诗·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穀。” 郑玄 笺:“使民耕田而种百穀也。”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宣帝 之世,有嘉穀玄稷之祥,亦不説今之所生,岂由 神农 、 后稷 播厥之功。”《南史·宋衡阳王义季传》:“今阳和扇气,播厥之始,一日不作,人失其时。”
词语分解
- 播的解释 播 ō 撒种:播种(弉 )。播种(恘 )(用撒布种子的方式种植)。播撒。夏播。春播。 传扬,传布:广播。传播。播音。播发。播弄。播扬(.宣扬,传扬;.发动)。播放。播映。 笔画数:; 部首:扌; 笔
- 厥的解释 厥 é 气闭,昏倒:昏厥。痰厥。 其他的,那个的:厥父。厥后。 乃,于是:“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古同“撅”,掘。 古同“撅”,断木。 笔画数:; 部首:厂;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播厥”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播厥指“播种”,其中“播”意为“撒种”,“厥”为代词(相当于“其”或“之”),组合后表示播种的行为。
二、字词解析
- 播:本义为撒布种子,引申为传播、散布。
- 厥:文言虚词,此处作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百穀”(即各类农作物)。
三、文献例证
- 《诗经·周颂·噫嘻》
“率时农夫,播厥百穀。”
郑玄笺注:“使民耕田而种百穀也。”
- 晋代王嘉《拾遗记》
提及神农、后稷的“播厥之功”,强调播种对农业的重要性。
- 《南史·宋衡阳王义季传》
用“播厥之始”描述农时不可延误的耕种原则。
四、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代诗文或农事语境,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常见于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农学的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古籍,可参考《诗经》《拾遗记》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播厥(bō jué)是一个古汉语词语,意思是“播种”。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播”是指播种,而“厥”则表示力量或行动。根据笔画排列顺序,“播厥”的共有10画。
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汉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是繁体字,即「播厥」。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相对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变体。
以下是一个例句:“种子是农民在春季播厥地里的希望。”这句话中,“播厥”表示农民在春季期间进行的播种行为。
与“播厥”相关的组词有很多,例如播种(bō zhǒng),播种机(bō zhǒng jī),播种车(bō zhǒng chē)等。
相似的词语有播种、种植等,它们都表示在土地上种植植物的行为。
反义词方面,有收获、收割等词语,它们表示在农作物成熟时进行收获的行为。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