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兵強的意思、國富兵強的詳細解釋
國富兵強的解釋
國家富庶,兵力強盛。語出《戰國策·齊策四》:“ 齊 放其大臣 孟嘗君 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國富兵強,六軍精練。” 明 歸有光 《滄浪亭記》:“雖然 錢鏐 因亂攘竊,保有 吳 越 ,國富兵強,垂及四世。”
詞語分解
- 國的解釋 國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
- 強的解釋 強 á 健壯,有力,與“弱”相對:強壯。強健。強人。強力。強大。強勁。剛強。富強。列強。強弩之末。年富力強。 程度高:強手。強烈。強酸。能力強。 勝過,優越,好:強幹。争強好(刼 )勝。 有餘,略多于
網絡擴展解釋
“國富兵強”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拼音為guó fù bīng qiáng,意為“國家富裕,軍隊強盛”,強調經濟繁榮與軍事實力并重,二者相輔相成。
2.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戰國策·齊策四》:“齊放其大臣孟嘗君于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另有《韓非子·定法》提及類似表述,但《戰國策》被廣泛視為主要出處。
3.用法與語法
- 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或賓語。
- 感情色彩:含褒義,用于形容國家整體實力強盛。
- 例句:林語堂《論利》中提到“一面羨慕人家國富兵強,工業發達,科學昌明”;《隋唐演義》中亦有用例。
4.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 近義詞:國富民強。
- 關聯成語:“富國強兵”(側重使國家富足、軍隊強大的策略行為)。
5.延伸意義
該成語不僅描述國家的物質和軍事力量,也隱含治國需兼顧經濟與國防的理念。例如晉代孫楚曾用此詞贊頌國力強盛(《為石仲容與孫皓書》)。
更多完整信息可參考《戰國策》或權威詞典來源(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