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額用度。《周禮·天官·外府》:“凡邦之小用,皆受焉。” 孫诒讓 正義:“小用,蓋共三夫人與諸王子以下之衣服及大宰九式之小者……共王、後、世子衣服,及祭祀、賓客、喪紀、會同、軍旅等財用,為邦之大用也。”《漢書·王莽傳中》:“ 莽 以錢币訖不行,復下書曰:‘民以食為命,以貨為資,是以八政以食為首。寳貨皆重則小用不給,皆輕則僦載煩費。’”《宋史·薛季宣傳》:“官族、士族、富族皆附保,蠲其身,俾輸財供總之小用。”
(2).猶言小才。《南齊書·江谧傳》:“以往者微勤,刀筆小用,賞廁河山,任忝出入。” 南朝 梁 沉約 《與胡元秀表》:“竊惟經邦禦遠,雖待大賢;摧鋒犯鏑,亦資小用。”
(3).用而未盡其才,猶言派小用場。《韓詩外傳》卷五:“ 齊 之用 管仲 , 楚 之用 孫叔敖 ,可謂小用之矣。”《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曰:‘ 魯 人召 求 ,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
根據多個來源的釋義,“小用”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不同語境可具體分析:
小額用度
指國家或機構中較小規模的財務支出。例如《周禮·天官·外府》記載“凡邦之小用,皆受焉”,指王室日常開支中的小額費用,如王子、夫人的衣物等。
小才或低層次才能
用于形容人的才能未被充分重視或僅用于次要事務。例如《南齊書》提到“刀筆小用”,指将人才局限在文書處理等瑣碎事務中。
未盡其才的用途
指對人才或資源的使用未達到其應有價值,即“大材小用”。如《韓詩外傳》中評價管仲、孫叔敖的早期任用為“小用”,暗示其才能未完全施展。
以上釋義綜合自《周禮》《南齊書》等古籍及現代詞典解析,可參考、2、4的詳細引證。
《小用》是一個漢語詞彙,有着多個含義和用法。
根據漢字拆分規則,可以将《小用》拆分為兩個部分:小(小字)和用(用字)。
部首:小字的部首是小字部(⺌),用字的部首是用字部(⺾)。
筆畫:小字有三畫,用字有六畫。
《小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小用被用來形容一件事物的小規模和小範圍的使用。隨着時代的演變,這個詞彙的含義逐漸豐富并延伸到其他方面的使用。
《小用》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小用」。
在古時候,小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像「小」字的上半部分更加折疊,類似「⺌」形狀,而下半部分則寫成單獨的一橫。「用」字在古代常常寫作「甬」字的變體,「甬」字下面的「用」字常常用來表示包含使用的意思。
1. 請你隻做小用,不要浪費太多資源。
2. 這本字典附帶小用,方便大家查找詞義。
3. 這種藥隻能做小用,治療輕微症狀。
小用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形成不同的詞彙,如:
1.小心:小心謹慎。
2.小戶:家庭規模較小的戶口。
3.小說:篇幅相對較小的虛構故事。
與小用意思相近的詞彙包括:
1.小規模
2.輕微使用
3.狹義使用
與小用意思相反的詞彙包括:
1.大用
2.廣泛使用
3.廣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