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傳說中的國名。《說郛》卷十五引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三:“有五味草,初生味甘,花時味酸,食之使人不眠,名曰卻睡草。 末多國 獻此草。此國人長四寸,織麟毛為布,以文石為牀,人形雖小,而室宇崇曠。”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動植之四》:“掌中芥, 末多國 出也。取其子置掌中吹之一,一吹一長,長三尺,乃植於地。”
“末多國”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文獻的傳說國名,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末多國”指古代傳說中的一個小型國家,最早見于漢代郭憲《洞冥記》和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等文獻。其名稱由“末”“多”“國”三字組成,但并非成語,而是特指虛構的國度。
末多國的傳說反映了古人對奇異國度的想象,類似《山海經》中的海外異國叙事,具有神話色彩。其“人形微小但居所廣闊”的設定,可能暗含對“小中見大”哲理的隱喻。
“末多國”是漢唐志怪文學中的虛構國家,以奇特的風物和微型人類為特征,屬于中國古代神話體系的一部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洞冥記》《酉陽雜俎》等原始文獻。
末多國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末字的部首是木,總筆畫為4;多字的部首是夕,總筆畫為6。
來源:末字源于古代的一種絲綢,多字表示數量或者程度。末多國的意思是極為的國家,形容極其富饒繁盛的國度。
繁體:末多國。
古時候漢字寫法:沒有明确的記錄,但可以确定的是“木”在古代的寫法和現在差别不大,“夕”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化。
例句:這個國家是世界知名的末多國,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繁榮的經濟。
組詞:末代、多産、國度。
近義詞:富庶之國、繁盛之地。
反義詞:窮困國、荒蕪之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