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依靠以終老。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補遺·都廣之野》:“爰有羔穀,鸞歌鳳舞, 後稷 託終,樂哉斯土。”
(2).謂臨終托以後事。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 前燕 慕容暐 初立, 慕容根 譖 慕容恪 、 慕容評 将謀為亂。 暐 曰:‘二公國之親穆,先帝所託終,應無此。’”
“讬終”是一個漢語古語詞彙,根據搜索結果中的信息,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依靠以終老
指依靠某人或某地度過餘生。例如:晉代郭璞在《山海經圖贊補遺》中提到“後稷託終,樂哉斯土”,意為後稷将終老寄托于這片土地()。
臨終托以後事
指人在臨終前将重要事務托付給他人。宋代趙與時《賓退錄》記載慕容暐被進讒言時提到“先帝所託終”,意為先帝臨終托付重任( )。
“讬終”在古漢語中兼具“寄托餘生”和“臨終托付”雙重含義,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例如:
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如需引用,建議結合上下文或标注出處(如上述《山海經圖贊》《賓退錄》)。
如果需要進一步驗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工具書。
讬終(tuō zhō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封存、結束、停止”,表示将事物停止或結束。
讬字由“言”、“導”兩個部首組成,共有9個筆畫。
“讬終”最早見于《周易·乾卦》:“乾元亨利貞,曰‘有終’。‘讬’之”。意為“乾元亨,利于正固,說‘有始有終’之事。”
繁體字為「託終」。
在古時候,漢字寫作「託終」。
1. 他決定讬終這個項目,因為經費不足。
2.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終于讬終了這個長期的争議。
- 讬願: 辭别前表達對别人的祝願。
- 讬咎: 歸咎、追究責任。
- 讬言: 請求别人或上級為自己代言。
- 停止
- 終結
- 結束
- 開始
- 萌生
- 啟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