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末尾。指最後的時日。《文選·潘嶽<在懷縣作>詩之一》:“南陸迎修景,朱明送末垂。” 劉良 注:“末垂,謂六月将盡之時也。”
“末垂”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末尾、最後的時日,常用于古代詩文,表示時間或事物的尾聲。例如《文選·潘嶽〈在懷縣作〉詩》中“朱明送末垂”,劉良注解為“六月将盡之時”。
若需進一步了解潘嶽原詩背景或其他古漢語詞彙,可參考相關古籍注解或權威詞典。
末垂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植物的葉子或果實的末端向下垂,在樹木等植物上非常常見。末垂也可以形容其他物體的末端向下垂的情況,如懸挂物品。末垂一詞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物體末端自然而然地下垂的狀态。
末垂的拆分部首是木,表示與樹木相關。末垂的總筆畫數為9筆。
末垂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末字是朵的簡化字形,而垂字代表下垂。在繁體字裡,末垂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末和垂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末的字形類似于“未”,而垂的字形類似于“隹”。在古代的字典裡,末垂常作為獨立的字形獨立出現。
1. 藤蔓向下末垂,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2. 水珠順着葉子的邊緣末垂而下。
3. 秋天,果實沉甸甸地末垂在樹枝上,這是豐收的季節。
組詞:末端、垂下、垂直、末結
近義詞:下垂、下垂、垂落
反義詞:直立、矗立、豎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