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繆盭 ”。錯亂;違背。《淮南子·本經訓》:“積壤而邱處,糞田而種穀,掘地而井飲,疏川而為利,築城而為固,拘獸以為畜,則陰陽繆戾,四時失敍。”《漢書·董仲舒傳》:“以古準今,臺何不相逮之遠也!安所繆盭而陵夷若是?”《新唐書·蔣乂傳》:“ 乂 上疏,以為:‘墨縗禮本緣金革,未有奪喪尚主者。繆盭典禮,違人情,不可為法。’” 清 劉大櫆 《張俊生時文序》:“由其繆戾於聖人之道,植基淺狹,而志氣不能自表見也。” 章炳麟 《複仇是非論》:“此又颠倒繆戾之論也。”
“缪戾”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iù lì(注音:ㄇㄧㄡˋ ㄌㄧˋ),主要用于形容事物的錯亂或違背常理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淮南子·本經訓》
例句:“陰陽繆戾,四時失敍。”
釋義:指自然界的陰陽失調、四季時序混亂。
《漢書·董仲舒傳》
例句:“安所繆盭而陵夷若是?”
釋義:批評社會制度違背古法,導緻衰敗。
《新唐書·蔣乂傳》
例句:“繆盭典禮,違人情。”
釋義:強調禮法規定與人情相悖的矛盾。
“缪戾”是一個具有文言色彩的詞彙,強調事物因違背規律或邏輯而産生的混亂狀态。其常見于古代典籍,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但可用于學術讨論或文學創作中增強表達深度。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淮南子》《漢書》等文獻。
缪戾(miù lì)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神秘的意義。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來探讨這個字的内涵。
缪戾是由缪(缶)和戾兩個部首組成的。缶(fǒu)表示一個古代的容器,而戾(lì)則表示暴力、殘暴。缪戾總共包含14個筆畫,其中缶部有5個筆畫,戾部有9個筆畫。
缪戾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蘇秦列傳》中,描述秦國大夫蘇秦的戰術:“缪戾之術,君請獨盡用之。”這裡的缪戾指的是通過謀略和智慧來解決戰争問題。
缪戾的繁體字為繆戾。繆(miù)是缪的繁體字,表示錯亂、迷惑。戾的繁體字為戻(lì),表示戰鬥、争鬥。
在古代,缪戾的寫法稍有不同。缶部分寫作爿,戾部分寫作豕。這種寫法也是一種變形,但仍然保留了原字的命意。
1. 他以缪戾之計,成功地擊潰了敵人。
2. 這個設計充滿了缪戾的美感,令人印象深刻。
缪戾可以與其他字組合成許多詞語,例如:
- 缪戾之計:智謀、策略。
- 缪戾之道:用智慧解決問題的方法。
- 缪戾之士:具備智慧和謀略的人。
缪戾與“智謀”、“計謀”等詞語有着相似的意義。它們都指的是通過智慧和謀略來解決問題,尤其在戰勝敵人時。
缪戾的反義詞可以是“正直”、“光明磊落”等詞語。它們表示堅守正義、遵循道德規範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