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凝結的露珠。 漢 繁欽 《蕙詠》:“葩葉永彫悴,凝露不暇晞。” 晉 江逌 《詠秋》:“高風催節變,凝露督物化。” 北魏 蕭綜 《悲落葉》詩:“夕蕊雜凝露,朝花翻亂日。” 唐 馮宿 《鲛人賣绡賦》:“皓如凝露,紛若遊霧。”
(2).凝聚成露。 晉 潘嶽 《******賦》:“天凝露以降霜兮,木落葉而隕枝。”
(3).凝結着露珠。 戴望舒 《山行》詩:“卻似凝露的山花,我不禁地淚珠盈睫。”
“凝露”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凝結的露珠
指空氣中的水蒸氣在低溫物體表面凝結成液态水珠的現象。例如清晨植物葉片上的露水,常見于濕度高、溫差大的環境。
科學解釋:當空氣相對濕度達到100%時,水蒸氣遇冷凝結為液态,屬于自然界的常見現象。
文學意象
古代詩詞中常以“凝露”象征清冷、純淨或短暫的美,如晉代江逌《詠秋》中“凝露督物化”,描述秋露催動萬物變化。
凝露是一種介于化妝水與精華液之間的護膚品,特點如下:
“凝露”既可指自然界的物理現象,也可作為護膚品類目,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領域詳情,可參考對應來源。
《凝露》是一個漢字詞語,表達的是一種自然現象。它的意思是夜晚過後,在清晨的時候,夜間的濕度凝結形成的水滴。
《凝露》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部首分别是“冫”和“雨”,拆分成的筆畫為9劃。
《凝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間用語。人們在古代稱這種現象為“夜露凝”,後來簡化為“凝露”。
《凝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凝露」。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凝露》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是「凝露」。
1. 清晨的陽光照射在花葉上,映出了一顆顆晶瑩的凝露。
2. 玉米葉上的凝露閃着誘人的光芒。
凝露痕、凝露水、凝露點、凝露氣、凝露滴。
夜露、朝露、晨露。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