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途的意思、冥途的詳細解釋
冥途的解釋
佛教指地獄餓鬼之處。《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慚愧闇梨至此間,弟子處在冥途間。” 明 徐霖 《繡襦記·剔目勸學》:“我在冥途回轉,尚兀自心頭火燃。” 清 錢學倫 《語新》卷上:“相傳生前在廟執事,死如其故,不受冥途苦惱。”
詞語分解
- 冥的解釋 冥 í 昏暗:幽冥。冥蒙。晦冥。 深奧,深沉:冥思。冥想。冥心。 糊塗,愚昧:冥頑不靈。 迷信的人稱人死後進入的世界:冥界。冥府。冥婚。冥衣。冥壽。 筆畫數:; 部首:冖; 筆順編號:
- 途的解釋 途 ú 道路:路途。途徑。旅途。長途。坦途。日暮途窮。前途。 道路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冥途”是一個源自佛教的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佛教中描述的地獄、餓鬼等幽冥世界,即人死後靈魂可能前往的苦難之境。該詞由“冥”(昏暗、陰間)和“途”(道路)組成,字面可理解為“通往幽冥的道路”。
二、文獻例證
- 敦煌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提到:“弟子處在冥途間”,描述目連尊者在地獄尋找母親的場景。
- 明代《繡襦記》中“我在冥途回轉”,借幽冥世界表達人物内心的煎熬。
- 清代《語新》記載生前在廟執事者“不受冥途苦惱”,反映民間對冥途的信仰。
三、文化内涵
該詞常與符箓、章醮等宗教儀式關聯(如《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體現古人通過祭祀溝通陰陽兩界的觀念。
四、現代使用
現代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宗教語境,表達對生死、輪回的思考,如“冥途漫漫”隱喻未知的死後世界。
注:如需具體文獻原文或更多用例,可參考《漢典》《敦煌變文集》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冥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冖(mì)和途(tú)。
冖是一個漢字的上部,意為覆蓋。途是一個漢字的下部,意為道路。由此可見,“冥途”指的是覆蓋在未知道路上的地方,也可以理解為黑暗的道路,暗示着死亡、滅亡或者生命的終結。
冥途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經典文獻《周易》中,其中有一句話“冥冥之中,君子以”描繪了人們在冥冥之中,應該如何行事。由此,“冥途”一詞引申為人們所面臨的生死輪回、人生的結束等意義。
在繁體字中,冥途的寫法并無區别,仍然是“冥途”。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冥途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冥途的寫法是“冥途”,冥字由兩個部首組成,上面是日字旁,表示光明;下面是凡字旁,表示普遍世間的意思。而途字由走之邊旁和邊字旁組成,表示走在一條道路上。
以下是冥途一詞的例句:
1. 生命的終結是每個人都将走過的冥途。
2. 他在人世間飄忽不定,像是迷失在無盡的冥途。
3. 沒有人能逃避死亡,冥途注定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
冥途的組詞有冥思、冥想、冥王、冥頑不化等。其中,冥思和冥想都意味着深入思考,冥王指的是冥界的統治者,冥頑不化則表示一個人頑固不化,不願意改變。
冥途的近義詞有黃泉、幽冥、冥界等。這些詞語均指向死亡、另一個世界或者無盡黑暗的意義。
冥途的反義詞是輪回,輪回意味着生死循環、不斷重複。
綜上所述,冥途意味着未知、黑暗的道路,喻示着人生的終結或者生命的徹底改變。冥途一詞源自于古代經典文獻,并且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也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