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麋膏的意思、麋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麋膏的解釋

麋制的膏。《周禮·天官·獸人》“夏獻麋” 漢 鄭玄 注:“狼膏聚,麋膏散。” 賈公彥 疏:“夏獻麋者,麋是澤獸,澤主銷散。故麋膏散,散則涼。故夏獻之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麋膏,漢語詞彙,指麋鹿的脂肪。在古代文獻中,其具體含義與用途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基本釋義

指麋鹿的油脂。《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麋鹿的脂肪”,屬動物性油脂的一種。

二、古代用途

  1. 祭祀用品

    《禮記·内則》記載,古代祭祀儀式中會将麋膏塗抹于祭品(如麋肉)表面,作為敬獻神靈的祭物,象征虔誠。

  2. 燃料與照明

    因動物油脂易燃,麋膏被填入燈盞或火把中用作照明燃料。《周禮·秋官》有“以膏焚”的記載,鄭玄注提及“膏”包含麋膏等動物油脂。

  3. 醫藥應用

    部分古代醫籍載其藥用價值。如《本草拾遺》提到麋膏可外敷治療瘡瘍,但屬曆史用法,現代已不沿用。

三、文化象征

因麋鹿在傳統文化中被視為祥瑞之獸(俗稱“四不像”),其膏脂在部分文獻中被賦予神秘色彩,如《山海經》異獸記載中隱含麋膏與祭祀儀式的關聯性。


權威參考來源

(注:因古籍原文無網絡鍊接,标注版本信息以确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麋膏”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麋膏(拼音:mí gāo)指麋鹿的脂肪。古代文獻中記載,麋膏因具有“散而涼”的特性,常被用于夏季祭祀或藥用。例如《周禮·天官·獸人》提到“夏獻麋”,漢代鄭玄注釋“狼膏聚,麋膏散”,賈公彥進一步解釋:“麋是澤獸,澤主銷散,故麋膏散,散則涼”。

二、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麋膏”可引申為成語,形容人或事物極為珍貴。這一用法源于麋鹿的稀有性,其脂肪被視為寶貴資源,後比喻才華、智慧或稀有物品的價值。但需注意,此引申義在傳統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網絡釋義的擴展。

補充說明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時,可參考《周禮》原文及漢代注疏,或權威詞典如查字典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八列瘢痍霸習備身刀避雷器兵強将勇大興疊子鼎運奪氣扼臂齧指訪繪風塵外物庚癸諾夠不上海西好外黑濁後皇家姐揀佛燒香見象敬業樂羣舊第九塗拉交情聯镳良會離端林樹癃閟露臉買鬼賣相冒號旁門外道破盤蹺騰棄甲投戈丘阜燃頂融怡三日香沈祠厮仆索馬裡陶然亭桃杖天标貼裡通否湍悍團花簇錦剸理圍地位遇溫火撾撻無與倫比新定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