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然亭的意思、陶然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然亭的解釋

在 北京 市區南隅, 右安門 内東北。原在 遼 金 古寺 慈悲院 内, 清 康熙 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 江藻 在其中西部建廳三間,取 唐 白居易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詩句“更待菊黃家醖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名 陶然亭 。1949年後,疏浚池塘為東、西兩湖,堆積假山,廣植花木,辟為 陶然亭公園 ,為遊覽勝地之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陶然亭”一詞的含義及背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寓意

“陶然”二字取自唐代詩人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中的詩句:“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意為“舒暢愉悅、自在灑脫”。此名由清代工部郎中江藻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命名,旨在表達亭中景色令人心曠神怡的意境。

二、建造背景

  1. 地理位置:位于北京南城慈悲庵西側,原為明清官窯廠所在地,後因取土形成湖泊與山林景觀。
  2. 建造者:江藻時任窯廠監督,見此地“清幽無塵埃”,遂建小軒(後稱亭)作為休憩之所。
  3. 結構演變:初為三間敞軒,後其兄江蘩擴建為三楹建築,雖名為“亭”,實為軒閣,故有“江亭無亭”之說。

三、曆史地位與文化意義

  1. 四大名亭之一:與滁州醉翁亭、杭州湖心亭、長沙愛晚亭齊名。
  2. 文人雅集之地:清代成為進京文人必遊之所,康熙至道光年間盛行詩酒宴遊,甚至科舉試子亦在此聚會。
  3. 近代革命活動:五四運動前後,李大钊、毛澤東、周恩來等曾在此秘密集會,賦予其紅色曆史意義。

四、現狀與景觀

1952年辟為陶然亭公園,現為北京市曆史文化名園,占地56.66公頃,融合古典建築與現代園林,以“亭文化”著稱,包含仿建全國名亭的景觀群。

“陶然亭”不僅是建築名稱,更承載了詩意栖居的文化意象、清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以及近代革命的曆史記憶。其名稱與景緻的完美融合,使之成為北京城南的标志性人文勝迹。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然亭

陶然亭,古時指的是一座供人休息、賞景的亭子。下面來對《陶然亭》這個詞進行拆分、解釋其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提供例句,并列出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陶然亭》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陶(土)和亭(亠)。

陶:由4畫組成。

亭:由9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陶然亭》一詞最初出現在唐代文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形容了長安城外的陶然亭景色。後來,人們将陶然亭這個詞用來形容一種宜人舒適的環境或心境。

在繁體中,陶然亭寫作「陶然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陶然亭的寫法稍有不同。具體寫法為「陶爾然亭」。

例句

1. 這裡的花園裡有座陶然亭,讓人非常愉悅。

2. 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人們渴望找到一片像陶然亭般的甯靜。

組詞

1. 陶瓷:指用陶土制作的器物。

2. 陶醉:形容沉浸在美好事物中,陶然忘我。

3. 亭子:供人休息、賞景的建築物。

近義詞

1. 愉悅:快樂、開心。

2. 宜人:惬意、怡人。

3. 忘我:專心緻志。

反義詞

1. 紛擾:喧嚣、混亂。

2. 不愉快:不開心、煩躁。

3. 驚慌:恐慌、害怕。

綜上所述,《陶然亭》一詞可以指代一座供人休息、賞景的亭子,也可以形容一種宜人舒適的環境或心境。它的拆分部首為陶和亭,陶有4畫,亭有9畫。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它被寫作「陶爾然亭」,在繁體中寫作「陶然亭」。例句中展示了它的用法,同時列出了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