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麋膏的意思、麋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麋膏的解释

麋制的膏。《周礼·天官·兽人》“夏献麋” 汉 郑玄 注:“狼膏聚,麋膏散。” 贾公彦 疏:“夏献麋者,麋是泽兽,泽主销散。故麋膏散,散则凉。故夏献之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麋膏,汉语词汇,指麋鹿的脂肪。在古代文献中,其具体含义与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基本释义

指麋鹿的油脂。《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麋鹿的脂肪”,属动物性油脂的一种。

二、古代用途

  1. 祭祀用品

    《礼记·内则》记载,古代祭祀仪式中会将麋膏涂抹于祭品(如麋肉)表面,作为敬献神灵的祭物,象征虔诚。

  2. 燃料与照明

    因动物油脂易燃,麋膏被填入灯盏或火把中用作照明燃料。《周礼·秋官》有“以膏焚”的记载,郑玄注提及“膏”包含麋膏等动物油脂。

  3. 医药应用

    部分古代医籍载其药用价值。如《本草拾遗》提到麋膏可外敷治疗疮疡,但属历史用法,现代已不沿用。

三、文化象征

因麋鹿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祥瑞之兽(俗称“四不像”),其膏脂在部分文献中被赋予神秘色彩,如《山海经》异兽记载中隐含麋膏与祭祀仪式的关联性。


权威参考来源

(注:因古籍原文无网络链接,标注版本信息以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麋膏”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词义

麋膏(拼音:mí gāo)指麋鹿的脂肪。古代文献中记载,麋膏因具有“散而凉”的特性,常被用于夏季祭祀或药用。例如《周礼·天官·兽人》提到“夏献麋”,汉代郑玄注释“狼膏聚,麋膏散”,贾公彦进一步解释:“麋是泽兽,泽主销散,故麋膏散,散则凉”。

二、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到“麋膏”可引申为成语,形容人或事物极为珍贵。这一用法源于麋鹿的稀有性,其脂肪被视为宝贵资源,后比喻才华、智慧或稀有物品的价值。但需注意,此引申义在传统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为现代网络释义的扩展。

补充说明

建议需要深入考证时,可参考《周礼》原文及汉代注疏,或权威词典如查字典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衣百随抱魄把头辩解辩眼表白搏风不谋传诔畜豪当道撅坑店舍地入斗筲穿窬妒痴泛祭夫南格绷格绷隔帛儿过而能改谽谺皇太妃会费椒酒家族禁闭室记事珠九符九列具庆句绳开仗客乡狂波灵鲛陵尚流谤麦克斯韦慢道氓撩难堪朴隘戚蕃穷陬煞不如深处失期世世汤炭特此彤卢退壁颓堕歪剌货王乔舄温树温水小听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