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面值的意思、面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面值的解釋

(1) [face value;nominal (par) value] 票證的票面上表明的價值

(2) 債券或票據的本金數額

(3) 人壽保險單的到期價值

(4) 市政債券的面值

詳細解釋

票據等上面标明的金額。《南方周末》1991.9.20:“ 台灣省 為適應郵資調整,最近發行了一套無面值郵票……這套無面值郵票,分别為‘國内信函基本郵資’和‘限時信函基本郵資’,相當于台币5元和12元的資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面值是漢語中表示票面金額的專有名詞,特指貨币、票據、證券等票面上明确标明的價值數額。其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基礎釋義

指印刷在貨币、債券、郵票等票證正面的法定價值。例如人民币紙币标注的“100元”即該紙币的面值,代表法定購買力單位。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金融領域延伸含義

在證券交易中,面值(又稱票面價值)是股票、債券發行時設定的基準價格。如某公司股票面值1元,雖實際市價可能波動,但會計記賬與法律清算仍以面值為依據。

來源:《辭海》網絡版(www.cihai.com.cn

三、票證應用場景

  1. 郵票面值:代表郵政服務預付費金額,如“80分”郵票可寄遞基礎信函。
  2. 代金券面值:如“100元購物卡”面值即實際可抵扣金額,與購買成本可能不同。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票據術語規範》

四、曆史與法律意義

面值具有法定性,曆史上曾出現因通脹導緻貨币面值遠低于實際購買力的現象(如民國時期關金券)。現代法律明确規定僞造、變造面值屬刑事犯罪。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币管理條例》

面值本質是票證法定價值的數字标識,兼具經濟功能與法律效力,其核心特征為票面印刷、法定承認、名義價值三重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

“面值”是一個多領域概念,其核心含義指事物表面标明的價值或金額,但在不同場景下有具體應用:

一、基本定義

面值指票證、貨币或金融工具上标明的名義價值,例如人民币紙币标注的“100元”即為面值。它強調表面價值與實際内涵的差異,例如郵票可能标注5元面值,但收藏市場交易價可能遠高于此。

二、金融領域中的具體應用

  1. 債券
    債券面值是發行人承諾到期償還的本金金額,如1000元面值債券到期需償還1000元。票面利息也基于面值計算,例如5%票面利率對應每年50元利息。

  2. 股票
    股票面值是公司設定的每股票面金額(如1元/股),用于計算股本規模。但實際股價與面值無關,計算公式為:
    $$ 股價 = 票面價值 times frac{股息率}{銀行利率} $$

  3. 基金
    基金份額通常以1元面值發行,但淨值會隨市場波動。例如某基金面值1元,若淨值漲至1.5元,則每份實際價值為1.5元。

三、作用與影響

四、與市場價值的區别

面值是靜态标注值,而市場價值由供求關系決定。例如某債券面值100元,若市場價跌至95元,則存在折價交易現象。這種差異反映了市場對資産的實際評估。

(如需查看完整信息來源,可參考和訊網基金頻道、搜狗百科等原始搜索結果)

别人正在浏覽...

保國寺腸臃塍陌弛怠丑詫籌畫翠黃啖齧爹媽丁子杜口無言厄境官家古曆國戒豪光鹖蘇嬌嬌滴滴駕雲劫劫巴巴睫眸跽跗畸孤鏡中鸾謹慤盡足基色濬浦軍興居蓄诳諕枯毫老總勞作兩地例竟門理民臨終鸾鏡麓林男圻齧缺彭窰琵琶槽遷鼎渠椀如手如足三賴草蛇鑽竹洞﹐曲心還在詩絹樞近俗書騰貴同羅退膛外銷王境望杏限末鹹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