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ace value;nominal (par) value] 票证的票面上表明的价值
(2) 债券或票据的本金数额
(3) 人寿保险单的到期价值
(4) 市政债券的面值
票据等上面标明的金额。《南方周末》1991.9.20:“ 台湾省 为适应邮资调整,最近发行了一套无面值邮票……这套无面值邮票,分别为‘国内信函基本邮资’和‘限时信函基本邮资’,相当于台币5元和12元的资费。”
面值是汉语中表示票面金额的专有名词,特指货币、票据、证券等票面上明确标明的价值数额。其含义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指印刷在货币、债券、邮票等票证正面的法定价值。例如人民币纸币标注的“100元”即该纸币的面值,代表法定购买力单位。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在证券交易中,面值(又称票面价值)是股票、债券发行时设定的基准价格。如某公司股票面值1元,虽实际市价可能波动,但会计记账与法律清算仍以面值为依据。
来源:《辞海》网络版(www.cihai.com.cn)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票据术语规范》
面值具有法定性,历史上曾出现因通胀导致货币面值远低于实际购买力的现象(如民国时期关金券)。现代法律明确规定伪造、变造面值属刑事犯罪。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面值本质是票证法定价值的数字标识,兼具经济功能与法律效力,其核心特征为票面印刷、法定承认、名义价值三重属性。
“面值”是一个多领域概念,其核心含义指事物表面标明的价值或金额,但在不同场景下有具体应用:
面值指票证、货币或金融工具上标明的名义价值,例如人民币纸币标注的“100元”即为面值。它强调表面价值与实际内涵的差异,例如邮票可能标注5元面值,但收藏市场交易价可能远高于此。
债券
债券面值是发行人承诺到期偿还的本金金额,如1000元面值债券到期需偿还1000元。票面利息也基于面值计算,例如5%票面利率对应每年50元利息。
股票
股票面值是公司设定的每股票面金额(如1元/股),用于计算股本规模。但实际股价与面值无关,计算公式为:
$$
股价 = 票面价值 times frac{股息率}{银行利率}
$$
基金
基金份额通常以1元面值发行,但净值会随市场波动。例如某基金面值1元,若净值涨至1.5元,则每份实际价值为1.5元。
面值是静态标注值,而市场价值由供求关系决定。例如某债券面值100元,若市场价跌至95元,则存在折价交易现象。这种差异反映了市场对资产的实际评估。
(如需查看完整信息来源,可参考和讯网基金频道、搜狗百科等原始搜索结果)
闇合卑立嘲讴城埤捶胸祠竈带局得也雕腾钉春盛顿法遁形术二十六史梵城风格佛记佛眼相看该房故甚其词赫喧河阳一县花绘声写影祸从口生极乐国金谷园今回龃龉慷恺列侯零星灵玄利跂緑腰毛连毛胚马蜩眠芊明婚正娶木柱啪啦盘厉气结勤志趋重三查三整色智商云韶羞甚长基线干涉仪深墨双龟随行就市陶怡窊黩瓦釜王轨晤别相视莫逆县试械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