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臨終的意思、臨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臨終的解釋

[approach one's end;immediately before one's death;be on one’s deathbed] 人即将死亡

臨終囑咐

詳細解釋

将死。《後漢書·祭肜傳》:“﹝ 祭肜 ﹞臨終謂其子曰:‘吾蒙國厚恩,奉使不稱,微績不立,身死誠慚恨。’” 晉 潘嶽 《夏侯常侍诔》:“臨終遺誓,永錫爾類。” 宋 梅堯臣 《甯陵阻風雨寄都下親舊》詩:“母當臨終時,囑我貧莫羞。”《儒林外史》第六回:“這兩套衣服和這銀子,是二老爺臨終時説下的,送與大老爺做個遺念。”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一:“父親生前也特别喜歡他,臨終辰光還再三囑咐,叫他不要忘記照顧這個小弟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臨終(lín zhōng)指人即将死亡的時刻,即生命結束前的最後階段。該詞在漢語中具有明确的語義邊界和使用場景,具體解析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生命體(通常指人)接近死亡的狀态或時間節點,涵蓋生理機能衰竭至呼吸心跳停止前的短暫過程。例如:"臨終遺言"指人在離世前留下的最後話語。

二、語義特征

  1. 時間性:強調死亡迫近的短暫時段,與"病危""彌留"近義,但更具終局性。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人将要死的時候。"(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狀态性:描述生命體征持續衰減直至消失的動态過程,如"臨終掙紮""臨終關懷"。

三、語用場景

多用于醫學、倫理及社會文化語境:

四、詞源與演變

"臨"本義為"俯視""到達","終"指"盡頭",二字組合最早見于《後漢書》:"臨終敕子。"(中華書局點校本)明清小說如《紅樓夢》多次使用,固化現代語義。

五、相關概念辨析

學術支持

王力《古代漢語》指出:"'臨終'屬偏正結構,'臨'修飾'終',表時間節點的臨近性。"(中華書局,2014年)現代語義學研究中,符淮青《詞義的分析和描寫》将其歸入"生命過程終點義場"。(語文出版社,2006年)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2. 王力.《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2014.
  3. 符淮青.《詞義的分析和描寫》. 語文出版社,2006.

網絡擴展解釋

“臨終”指人臨近死亡的狀态或時刻,包含生理、心理等多層含義。以下從不同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詞義構成
    由“臨”(靠近)和“終”(結束)組成,字面意為“臨近生命終結”。
    常見使用場景:描述人即将死亡前的階段,如“臨終遺言”“臨終關懷”。

  2. 時間範圍
    醫學上指疾病終末期治療無效、器官功能衰竭的階段,可能持續幾小時至數月。


二、生理表現

  1. 體征變化

    • 意識與反射:意識模糊或喪失,反射減弱或消失,肌張力減退。
    • 循環與呼吸:心跳減緩、血壓下降,呼吸微弱或不規則(如潮式呼吸)。
    • 其他症狀:皮膚濕冷、四肢發绀、代謝障礙等。
  2. 瀕死期特征
    醫學稱為“瀕死期”,可能出現面容苦悶、鼾聲、周期性呼吸等,最終過渡到臨床死亡。


三、心理與社會層面

  1. 心理狀态
    面臨死亡時可能出現焦慮、恐懼(瀕死感),或異常平靜,甚至完成内心未了之事。

  2. 臨終關懷
    針對臨終者的醫療與社會支持,旨在緩解痛苦,維護尊嚴,研究對象包括預期壽命3-6個月的晚期患者。


四、擴展概念


“臨終”既是生理機能衰竭的過程,也包含心理和社會層面的過渡。如需進一步了解臨終關懷或醫學細節,可參考來源等。

别人正在浏覽...

案理百隸抱角床貶绌标缸并舍彬蔚筆陣餔餟差撥常譚陳平抽摘此處不留人,會有留人處翠雲鬟笃親飯筥風脆共價鍵夠不上棍子古銅轘刑花稍忽微假賃肩起驕妒蛟爐嘉祥迹捕介意近縣開弓沒有回頭箭刻舟老兩口斂脯鱗錯鹿角鹵竈帽帶梅花使鳴高目内眦奶口餪女炮竹砰啪平移淺幭社會主義制度時見失性守邸曙風逃免瓦當五潢銜環結草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