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鸾鏡的意思、鸾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鸾鏡的解釋

《太平禦覽》卷九一六引 南朝 宋 範泰 《鸾鳥詩》序:“昔 罽賓 王結罝 峻祁之山 ,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緻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逾戚,三年不鳴。夫人曰:‘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縣鏡以映之!’王從言。鸞覩影感契,慨焉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絶。”後即以“鸞鏡”指妝鏡。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龍飆去去無消息,鸞鏡朝朝減容色。” 明 唐順之 《銅雀台》詩之二:“鸞鏡時猶照,蛾眉歲不同。” 歐陽予倩 《木蘭從軍》第二十場:“許多年在戰場不親鸾鏡,今日裡回家來舊課重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鸾鏡(luán jìng)是古代對裝飾鸾鳥紋飾銅鏡的雅稱,兼具實用功能與深厚文化象征,主要含義如下:


一、本義與形制特征

指古代銅鏡背面鑄有鸾鳥(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圖案的妝鏡。此類鏡多為圓形,常見于漢唐時期,紋飾常包含雙鸾銜绶、對舞等造型,象征祥瑞。例如《埤雅·釋鳥》載:“鸾鏡,鏡背刻鸾形也”,點明其紋飾特點。


二、文化意象與象征

  1. 愛情隱喻

    因鸾鳥雌雄相守的習性,鸾鏡成為夫妻團聚或分離的意象載體。古詩詞中“孤鸾照鏡”喻女子失偶,如李賀《貝宮夫人》"長眉凝綠幾千年,清涼堪老鏡中鸾";而“雙鸾對舞”則象征恩愛,如李商隱《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隱含鸾鏡意象)。

  2. 女性命運寫照

    鏡中孤鸾暗喻閨怨,如劉孝綽《詠眼詩》“含嬌曼已合,離怨動方開。欲知密中意,浮光逐笑回”借鏡抒寫女子情思。《太平禦覽》引《範泰鸾鳥詩序》載孤鸾對鏡悲鳴典故,強化其哀婉色彩。


三、文學與民俗中的演變


四、權威典籍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飾有鸾鳥圖案的妝鏡”,并引《藝文類聚》卷九十載“鸾睹鏡中影則悲鳴”,确立其典故來源。

  2. 《辭源》

    強調其“古代鏡名,鑄鸾鳥以為飾”,點明器物屬性與文化符號的雙重性。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線上版
  2. 李商隱《無題》全唐詩卷539
  3. 《玉台新詠·劉孝綽詩》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東京夢華錄箋注》中華書局,2006年ISBN 9787101053996
  5.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線上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鸾鏡”是古代文學中常見的意象,其含義和象征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鸾鏡”指古代裝飾鸾鳥圖案的妝鏡,多用于女子梳妝。其名稱源于《太平禦覽》引用的南朝典故:罽賓王捕獲一隻鸾鳥,三年不鳴,後懸挂鏡子使其見影,鸾鳥悲鳴而亡。自此“鸾鏡”成為妝鏡的代稱。

二、文化象征

  1. 孤獨與哀傷
    鸾鳥被視為“孤獨的祥瑞”,傳說中無同類相伴,見鏡中身影誤認伴侶而悲鳴。詩詞中常用“鸾鏡”暗喻女子顧影自憐、容顔易逝的哀愁,如駱賓王詩句“鸾鏡朝朝減容色”。
  2. 情感寄托
    鏡子本身象征自省或思念,結合鸾鳥的傳說,進一步強化了離别、孤寂的意境,常見于閨怨題材作品。

三、文學應用

在古典詩詞中,“鸾鏡”不僅是梳妝工具,更是情感載體。例如:

四、延伸考據

部分文獻提到鸾鏡為銅鏡,飾有鸾紋,但具體形制無詳細記載。其文化内涵更側重于文學隱喻,而非實物特征。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詩詞用例或曆史文物中的鸾鏡形象,可進一步查閱《太平禦覽》或唐代詩詞集。

别人正在浏覽...

報請邊梢避雷線不有不莊楚得楚弓大常颠毛颠杪頂首東家夫子豆人紙馬二進宮二輪車發凡發困紡織工業風霾附婁宮羽鬼慌歸櫂海童含薰閣胡搞輝麗艱難險阻驕佚解軍集居客省靓姝臨川緑縢瞀眩沒救眇論暮霞拿大頂納木錯铙铎霓幢陪推朋心戕生七覆酋矛羣雌粥粥入殓深秀使促掐十口相傳鼠腹雞腸水火兵蟲塌拉統一口徑豚臑文風不動蕭屏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