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咎戾的意思、咎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咎戾的解釋

猶罪過;災禍。《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是以賢人君子,深圖遠慮,畏彼咎戾,超然高舉。” 前蜀 杜光庭 《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詞》:“兢憂未暇,咎戾旋加。” 明 李東陽 《與巡按王禦史書》:“公便中善諭本州,早為停止,使區區一身,少免咎戾。” 魯迅 《書信集·緻許壽裳》:“頃已施以忠告,冀其一心于餒,三緘厥口,此後庶免于咎戾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咎戾”是一個文言詞彙,現多用于書面語境,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罪過或災禍,常用來形容因過失引發的責任或不幸後果。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代文獻
    • 《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提到“畏彼咎戾,超然高舉”,表達賢人避禍的智慧。
    • 前蜀杜光庭在祈雨文中用“咎戾旋加”描述突降的災禍。
  2. 近現代用例
    • 魯迅在書信中以“庶免于咎戾”表達避免引禍的謹慎态度。
    • 清代曾責令敦煌知縣“毋再遺失私賣,緻于咎戾”,強調對文物失職的追責。

三、典型例句

  1. 陳水扁被批評“摧毀台灣民主期待,是更大的咎戾”。
  2. 明代李東陽自述“少免咎戾”,體現對過失的惶恐。

四、構詞分析

五、現代使用

該詞屬書面語,日常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研究或嚴肅論述中。近義詞有“罪戾”“災戾”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咎戾》的意思

《咎戾》是一個意義豐富的詞彙,它可以表示“過失、過錯”、“責備、指責”、“不正當行為、不道德的行為”等。這個詞既可以用作名詞,也可以用作動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咎戾》這個詞的部首是“口”和“戈”,其中“口”代表“嘴巴”,“戈”代表“古代兵器”。根據部首,我們可以将這個詞拆分成“口”、“大”、“戈”、“丶”、“二”五個部分。根據筆畫,這個詞共有十四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咎戾》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周禮·春官考工記》中。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嗇戾」。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我們可以了解到《咎戾》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戾嗇」,其中“戾”是指“過失、過錯”,“嗇”是指“責備、指責、不正當行為、不道德的行為”。

例句

1. 因為他的咎戾造成了重大的損失。
2. 他因為咎戾被上司嚴厲批評了一頓。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自咎、自責、責傲
近義詞:過錯、過失、責備、責難
反義詞:表揚、稱贊、褒獎、誇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