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勞的意思、勉勞的詳細解釋
勉勞的解釋
勉勵慰勞。《後漢書·張禹傳》:“勸率吏民,假與種糧,親自勉勞,遂大收穀實。”《宋史·謝枋得傳》:“行省丞相 忙兀台 将旨詔之,執手相勉勞。”
詞語分解
- 勉的解釋 勉 ǎ 力量不夠而盡力做:勉力。勉強(僴 )。勉為其難。 勸人努力,鼓勵:勉勵。勉勖。勉慰。自勉。互勉。 努力:勤勉。奮勉。 筆畫數:; 部首:力; 筆順編號:
- 勞的解釋 勞 (勞) á 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勞動。勞力。勞逸。功勞(功業,成績)。按勞分配。 辛苦,辛勤:勞苦。勞頓(勞累困頓)。勞瘁(勞累病苦)。勞碌(事情多而辛苦)。勞心。疲勞。煩勞。任勞任怨。
專業解析
“勉勞”是一個古語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可從字義和古文獻用例兩方面理解:
-
字義解析:
- 勉:本義為盡力、努力。《說文解字》釋為“彊也”,即強力的意思,引申為鼓勵、勸勉、盡力去做。
- 勞:本義指用力辛勤地工作,引申為辛苦、疲勞、功勞、慰勞等義。
- 合成義:“勉勞”可理解為“努力勞作” 或“勤勉勞苦”,強調盡心盡力、不辭辛勞地做事。
-
古文獻用例與釋義:
在古代文獻中,“勉勞”常指勤勉勞苦地工作或履行職責。
- 例如,在《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中記載曹操之子曹衮“潛心好學,不好戲弄。長而見授經,則殷勤敬慎,過于諸王。每兄弟遊娛,衮獨覃思經典。文學防輔相與言曰:‘受诏察公舉措,有過當奏,及有善,亦宜以聞,不可匿其美也。’遂共表稱陳衮美。衮聞之,大驚懼,責讓文學曰:‘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諸君乃以上聞,是適所以增其負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聞,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其勉勞如此。” 這裡的“勉勞”即指曹衮勤勉勞苦、嚴謹自持的态度和行為。
- 綜合古籍用例,“勉勞”的核心含義在于盡心竭力、勤勉不怠地操勞或工作。
“勉勞”意指勤勉勞苦、盡心盡力地勞作或履行職責。它是一個帶有褒義色彩的詞語,形容人做事勤奮刻苦、不辭辛勞的态度和行為。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語境中。
參考來源:
- 釋義主要依據古代文獻用例(如《三國志》)及權威字典對“勉”、“勞”單字的解釋(如《說文解字》、《漢語大詞典》等)。
- 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卷二十《魏書·武文世王公傳》。
網絡擴展解釋
“勉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勉勵慰勞”,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勉勞(miǎn láo)由“勉”(勸勉、鼓勵)和“勞”(慰勞、安撫)組成,表示通過言語或行動鼓勵他人,并給予慰勞關懷。
2.古籍例證
- 《後漢書·張禹傳》記載:“勸率吏民,假與種糧,親自勉勞,遂大收穀實。”此處描述張禹通過分發糧種并親自勉勵慰勞百姓,最終獲得豐收。
- 《宋史·謝枋得傳》提到:“行省丞相忙兀台将旨诏之,執手相勉勞。”體現上級對下屬的鼓勵與安撫。
3.現代用法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用于學術或曆史語境。部分詞典(如)提到其引申為“勤奮努力”之意,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勉力”“勤勞”等詞混淆有關。
4.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詞典的解釋,可參考來源網頁(如、3、5、7、8)中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卬貴飽餐倍日觱篥逼納彩帛車腳承禀艟艨楚歌四合大頭菜敵艦東内飛沙走石孚信構妖耗子尾巴橫掃千軍何有鄉合與翚錦虎頭公極促解秩籍沒徑省浸灰盡義務祭田糾絞即心即佛吉州窯基祚拘瑣砍砢憀慄利赢廬屋率筆緑陰賣珠蠻妝馬上功成能源蔫主意乾老子俏語氣淩霄漢企詠曲巧仁聲濡須塢攝取釋尤縮蜷童顔萬古碗櫃喜彈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