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禀的意思、承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禀的解釋

(1).禀告。《後漢書·吳漢傳》:“﹝ 謝躬 ﹞裨将虜掠不相承禀, 光武 深忌之。” 宋 宗澤 《條畫五事疏》:“臣欲隱忍不言,首鼠承禀。切慮事幹國體,臣雖萬死,奈宗廟朝廷天下根本,與數百萬生靈何。”

(2).奉命。《魏書·郭祚傳》:“ 祚 承禀注疏,特成勤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承禀是由"承"與"禀"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可拆解為兩層維度:

一、字源本義層面 "承"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奉也,受也",本指接受或承接指令。"禀"在《玉篇》中訓作"受命也",原指領受天授使命。二字組合初見于漢代官制文書,特指下級官吏接受并執行上級政令的職務行為。

二、語義延伸層面 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中,"承禀"被界定為:①接受并執行指令的行政程式,如《後漢書》"郡縣承禀,務在允敕";②轉達呈報的文書傳遞,如《資治通鑒》"承禀中書,移文諸道"。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學術文獻,特指古代行政體系中的信息傳遞機制。

詞義辨析方面需注意:與"禀承"存在主被動差異,"承禀"強調自上而下的受命執行過程,而"禀承"側重自下而上的請示禀告。在《近現代漢語複合詞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對此組近義詞的語法特征有詳細對比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承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1. 禀告
    指下級向上級或晚輩向長輩報告事務。

    • 例證:《後漢書·吳漢傳》記載“裨将虜掠不相承禀”,意為部将未按程式向上級禀告掠奪行為。
    • 字義解析:“承”有接受、延續之意,“禀”指向上級陳述,組合後強調按程式傳遞信息。
  2. 奉命
    指接受并執行命令,帶有被動承接任務的意味。

    • 例證:《魏書·郭祚傳》提及“祚承禀注疏,特成勤劇”,描述郭祚奉命處理文書事務。
    • 此用法突顯了“承”字中“承擔”的核心含義。

補充說明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結合上下文理解具體指向,若需更權威解釋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誖暴布袋嘈嘈哜哜操觚染翰插趣成卒村道刌度憚服當場出丑蹈轍丁香結遞嬗額外方面官防送人凡濁浮碧浮漫富勢梗咽還轉好内毀害混飯吃減粜戒色濟治榘度絶後光前扣合摟摗鳴鶴舟琪草輕徭薄稅清遊清賬邱茔群龍無首染茜熱羹儒席三寸三咤石郭霜典霜散書人松人廋文跳還貼邊彤幨蜿蜒曲折滃滃澹澹五濁宵匪諧聲歇足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