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禀的意思、承禀的詳細解釋
承禀的解釋
(1).禀告。《後漢書·吳漢傳》:“﹝ 謝躬 ﹞裨将虜掠不相承禀, 光武 深忌之。” 宋 宗澤 《條畫五事疏》:“臣欲隱忍不言,首鼠承禀。切慮事幹國體,臣雖萬死,奈宗廟朝廷天下根本,與數百萬生靈何。”
(2).奉命。《魏書·郭祚傳》:“ 祚 承禀注疏,特成勤劇。”
詞語分解
- 承的解釋 承 é 在下面接受,托着:承重。承受。 擔當,應允:承擔。承當。承包。承做。承認。 受到,蒙受:承蒙。承恩(蒙受恩澤)。 繼續,接聯:繼承。承平(指社會比較持久安定的局面)。承前啟後。 順從,迎合:奉
- 禀的解釋 禀 ǐ 承受,生成的:禀性。禀賦。 指下對上報告:禀報。禀複。回禀。 筆畫數:; 部首:示;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承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
禀告
指下級向上級或晚輩向長輩報告事務。
- 例證:《後漢書·吳漢傳》記載“裨将虜掠不相承禀”,意為部将未按程式向上級禀告掠奪行為。
- 字義解析:“承”有接受、延續之意,“禀”指向上級陳述,組合後強調按程式傳遞信息。
-
奉命
指接受并執行命令,帶有被動承接任務的意味。
- 例證:《魏書·郭祚傳》提及“祚承禀注疏,特成勤劇”,描述郭祚奉命處理文書事務。
- 此用法突顯了“承”字中“承擔”的核心含義。
補充說明
- 該詞多用于古代官方文書或曆史文獻,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使用。
- 需注意與形近詞“承襲”(繼承)區分,兩者含義無關聯。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結合上下文理解具體指向,若需更權威解釋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承襲》(chéng xí)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繼承、接受并繼續下去。承字的部首是手(手部),筆畫數為8。襲字的部首是攵(攴部),筆畫數為10。《承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在繁體中,承字的寫法為"承",襲字的寫法為"襲"。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承字和襲字的形狀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以下是《承襲》這個詞的例句:
1. 他将承襲父親的事業,繼續發展下去。
2. 這家企業已經承襲了上一代的管理理念和精神。
3. 她從小就被告知要承襲家族的傳統。
此外,與《承襲》相關的組詞有:承擔、承諾、襲擊等。近義詞包括:繼承、傳承、接受等。反義詞有:放棄、抛棄、拒絕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