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彩帛的意思、彩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彩帛的解釋

彩色絲綢。《後漢書·梁冀傳》:“賞賜金錢、奴婢、綵帛、車馬、衣服、甲第,比 霍光 。” 唐 馮贽 《雲仙雜記·棠木印》:“ 張寳 ,凡衣服綵帛,皆以所任官印之。”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雜賃》:“若囟事出殯,自上而下,囟肆各有體例。如方相、車轝、結絡、綵帛,皆有定價,不須勞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彩帛是漢語中對彩色絲織品的統稱,特指經過染色的貴重絲綢面料。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内涵及曆史應用三方面解析:


一、詞典釋義與字源

  1. 字義分解

    • 彩:本義指多種顔色交織的光澤,《說文解字》釋為“文章也”,引申為華美的色彩。
    • 帛:《說文解字》注“缯也”,即絲織品的總稱。

      合稱“彩帛”即指色彩絢麗的絲織品,常見于古代文獻描述服飾、禮品。

  2. 權威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定義:

    “彩帛:彩色絲織物。古代多用于賞賜、饋贈或裝飾。”

    其價值高于普通布料,常象征身份與財富。


二、文化象征與曆史應用

  1. 禮儀與賞賜

    唐宋時期,彩帛是宮廷賞賜功臣、外邦使節的重要物資。《新唐書·禮樂志》載,皇室典禮常以“彩帛千匹”為禮,彰顯國威。

  2. 服飾與工藝

    漢代起,彩帛廣泛用于貴族服飾及屏風、書畫裝裱。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乘雲繡”彩帛,以朱紅、藏青絲線織就,印證其工藝之精。

  3. 文學意象

    詩詞中常借彩帛喻繁華,如杜甫《麗人行》中“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暗指楊貴妃所着彩帛華服。


三、相關民俗與演變


結語

彩帛作為中國古代絲織工藝的代表,兼具實用價值與文化符號意義。其釋義核心始終圍繞“彩色絲織物”這一本質,并在曆史進程中承載了禮儀、藝術與社會階層的多重内涵。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商務印書館, 2012.
  2. 歐陽修, 宋祁. 《新唐書》[M]. 中華書局, 1975.
  3. 湖南省博物館. 馬王堆漢墓陳列說明[Z]. 2023.
  4. 杜甫著, 仇兆鳌注. 《杜詩詳注》[M]. 中華書局, 2015.
  5. 鐘敬文. 《中國民俗史》[M]. 人民出版社, 2008.

網絡擴展解釋

“彩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彩色絲綢,常用于古代文獻和藝術領域。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彩帛由“彩”(色彩豐富)和“帛”(絲織品總稱)組成,字面意為色彩斑斓的絲織品。在古代,它不僅是服飾材料,也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征。


曆史與文獻依據

  1. 古代賞賜與禮儀
    據《後漢書·梁冀傳》記載,彩帛常作為貴重賞賜品,與金錢、車馬并列,如“賞賜金錢、奴婢、綵帛、車馬”。
  2. 《詩經》中的淵源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詩經·衛風·氓》中“彼彩雲紛,似不可紉”的描寫,暗示其華美特質。

應用場景


文化意義

彩帛不僅體現古代絲織技藝的高超,還承載了社會等級與審美意趣。其色彩與質地的結合,成為中華文化中“華麗”“繁榮”的典型意象。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藝術形式中的用例,可參考《後漢書》《東京夢華錄》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褊率窆喪參朝曹洞宗長矟撤差誠純仇冤的溜溜钿鳥隊樂鄂不範樣肥膩給谏構造山瓜代莞蒻桂魄海烽黃甲黃金阙滑托灰塵毀埋诙谑魂消膽喪呼搧交佩膠緻嫉賢掘閱軍尉喀吧寬打周折魁博萊夷懶放李賀六食骊珠羅曼史密發明碼能飯秾李千章萬句青菁日側三原色樹蔸橚橚頭佬褪套兒陀隧完塊烏蠻鬼向常霄峙新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