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ergy sources] 能夠轉換成電能、熱能、機械能等的自然資源
(1).能量的資源。指可以取得能量以轉換為人們所需的熱、光、動力、電力等的自然資源,如燃料、水力、風力等。
(2).借指人所能發揮的精力。 理由 《中年頌》:“在這一段歲月裡,一個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和生活的雙重擔子,沉重地壓在肩上,最大限度地消耗着自身的能源,所得到的燃料補充卻很少很少。”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能源漢語 快速查詢。
能源是自然界中能夠通過物理或化學變化産生熱能、機械能、電能等有效能量的物質資源。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該概念包含兩個核心要素:一是具有能量轉換能力的物質載體,二是能為人類生産生活提供動力基礎。
從物質形态分類,可分為傳統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新型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中國大百科全書》能源卷(第三版網絡版)指出,前者存儲于地質構造中,後者則依賴自然循環系統再生。
在應用層面,能源系統涵蓋勘探開發、加工轉換、儲運配送三大環節。國家能源局《能源發展白皮書(2024)》強調,現代能源體系更注重能量轉換效率與生态保護的平衡,例如通過碳捕集技術降低傳統能源碳排放。
當前全球能源結構正經曆轉型期,國際能源署(IEA)2025年度報告顯示,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量中的占比已達35%,較2020年提升12個百分點。這種轉變既源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也因應了《巴黎協定》對碳排放的管控要求。
以下是對“能源”一詞的詳細解釋:
能源是指能夠為人類提供能量的物質資源,既包括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天然資源,也包含通過加工轉換得到的二次能源。例如《大英百科全書》将其定義為“所有燃料、流水、陽光和風的統稱”,而我國《能源百科全書》則強調其“可直接或經轉換提供光、熱、動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特性。
能源根據不同的标準可分為以下幾類:
按來源分類
按是否可再生
按轉換層級
按利用階段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技術細節,可參考《能源統計工作手冊》或《可再生能源法》等權威資料。
阿波羅媪神白茫茫抱饑渴表功臂環冰茶不墜沖泊鋤鈎淳笃出色冬假防護林凡緻非夫奮激膚粟股栗幹當人工團主義爟火蚶田轟隆隆化合物懷徕畫字戋戋瑣瑣接貴攀高襟韻集團軍汲冢拘羅曠癏狼餐粝糒倫敦滅火機米粒之珠鲵桓派生片鱗半爪疲勞破滅嵌縫竊桃赇賂群體凝聚力趣旨三友山塘山相蝨目魚松棚橐侶萬幾下課蕭煞攜泮鞋扇習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