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蠻妝的意思、蠻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蠻妝的解釋

南方的妝飾。 清 周亮工 《竹枝詞為胡彥遠納姬賦》之四:“蠻粧新樣 木蘭陂 ,學得 金陵 百事宜。”原注:“姬初至 榕城 ,學為 秣陵 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蠻妝"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曆史文化背景理解,主要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字義解析

  1. "蠻"

    古代泛指南方少數民族,含地域與文化差異意味。《說文解字》釋為"南蠻蛇種",後引申為粗野、未開化之意(參考《漢語大字典》)。

  2. "妝"

    指妝容、裝飾,《廣韻》注"飾也",特指女性面部修飾或整體裝扮。


二、詞義核心

"蠻妝"指具有南方少數民族特色的服飾或妝容,包含兩層内涵:

  1. 地域文化特征

    反映古代中原視角下南方民族的獨特審美,如繁複銀飾、蠟染服飾、椎髻紋身等。《全唐詩》中白居易《蠻子朝》提及"蠻妝椎髻",描述西南民族的發式特點。

  2. 異域風情隱喻

    因文化差異,中原文獻常賦予"蠻"以野性、豔麗的聯想。如宋代《太平廣記》載南方女子"以茜草染齒,朱彩飾面",此類裝扮被統稱為"蠻妝"。


三、文化語境中的演變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2. 《全唐詩》卷427,白居易《蠻子朝》.
  3. 《太平廣記·卷483·南蠻》,中華書局,1961年.
  4. 範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蠻》,廣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校注本.

(注: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官網(ctext.org)或"漢典"(zdic.net)查閱部分電子版。)

網絡擴展解釋

“蠻妝”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詞源與用法

  1. 曆史背景:源自清代周亮工的詩句《竹枝詞為胡彥遠納姬賦》:“蠻粧新樣木蘭陂,學得金陵百事宜。”此處描述南方女子學習金陵(今南京)的妝容()。
  2. 構詞解析:
    • 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後引申為“粗野”或“不通禮儀”。
    • 妝:指妝容、裝飾,如“梳妝”“嫁妝”。
      組合後既可指地域特色妝飾,也可因“蠻”的貶義引申為“不合規範”的妝容()。

使用場景

例句參考

“蠻妝”一詞需結合語境判斷其情感色彩,主流解釋仍以地域性妝飾為主,貶義用法可能為現代延伸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集。

别人正在浏覽...

悖逆讒訾赤鳥夾日籌馬道的應的大司成獨得之見額缺風态鳳引九雛輔志格例隔屋撺椽瓜疇國際貨币瞽妄孩子頭龁噬轟應渾天說挾策噍駡饑腸辘辘積處戒厲禁忌證九寡汲冢孔瘁匡輔苦害剌犮六器陋氓慢掂掂沒眼斤母陀羅赧顔黏巴巴前線謙需卿卿青字牌日知錄榮槁儒鄉赦格生查子沈湘身子骨兒時師肆應彈性體讨貳挺緩體韻駝隊顯嚴硝瘠宵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