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門人的意思、門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門人的解釋

(1) [disciple]∶門生

門人弟子。——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a hanger-on of an aristocrat]∶門客

詳細解釋

(1).弟子。《禮記·檀弓下》:“ 子思 哭於廟,門人至。” 鄭玄 注:“門人,弟子也。”《壇經·付囑品》:“師説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惠松崖》:“﹝ 惠棟 雲:﹞古人親受業者稱弟子,轉相授者稱門人,則 穀梁 於 子夏 ,猶 孟子 之於 子思 。” 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門人敬仰,同心立表,冀彰潛德,亦報師恩雲爾。”

(2). 魏 晉 時特指初進太學未取得正式資格的學員。《通典·吉禮十三》:“ 魏文帝 黃初 五年,立太學於 洛陽 。時慕(應作募)學者:始詣太學為門人;滿二歲,試通一經者稱弟子;不通一經罷遣。”

(3).食客;門客。《戰國策·齊策三》:“﹝ 郢 之 登徒 ﹞見 孟嘗君 門人 公孫戌 。”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六:“挽歌辭有《薤露》《蒿裡》二章, 漢 田橫 門人作。”

(4).守門的人。《穀梁傳·襄公二十五年》:“ 吳子 謁 伐 楚 ,至 巢 ,入其門,門人射 吳子 ,有矢創,反舍而卒。”《韓非子·内儲說下》:“似類之事,人主之所以失誅,而大臣之所以成私也。是以門人捐水而 夷射 誅, 濟陽 自矯而二人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門人"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稱謂,主要包含以下四層釋義:

一、弟子門生 指古代受業于師門的學生。《論語·裡仁》記載"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此處的門人即指孔子弟子。漢代經學家鄭玄在《禮記注》中特别注明:"門人,弟子也",這一解釋被《漢語大詞典》收錄為基本釋義。

二、門客屬從 戰國時期特指依附于權貴之家的謀士或侍從。《戰國策·齊策》載"孟嘗君門人公孫戍謂孟嘗君",此處門人即為門客身份。這種用法在先秦文獻中常見,多指具有特殊才能而寄食豪門的士人群體。

三、科舉關系 明清科舉制度中特指中式舉人與主考官之間的從屬關系。《明史·選舉志》明确記載:"中式者為舉人,士大夫又通以門生稱之",這種座主與門生的特殊關系持續至清末科舉廢止。

四、學派承襲 現代漢語中延伸指學術流派或技藝傳承中的後繼者,如《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指同一老師或學派的學生傳人",常見于學術著作中對學派傳承關系的表述。

(主要參考文獻:《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2009年整理本;《中國科舉制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門人”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語境:

  1. 弟子、學生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指拜師學藝的徒弟或受業者。例如《禮記》記載“子思哭於廟,門人至”,此處即指弟子。明清時期亦沿用此義,如明代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中提到的“門人弟子”。春秋時期孔子授業者也被稱為門人,《論語》中多次出現這一用法。

  2. 門客、食客
    戰國至魏晉時期,門人也指依附于貴族門下的謀士或寄食者,如《戰國策》中孟嘗君的門人公孫戌。這類人身份介于家臣與賓客之間,常見于貴族階層以彰顯地位。

  3. 太學預備學員
    魏晉時期特指初入太學未取得正式資格的學生,需通過考試(如“通一經”)才能成為正式弟子。

  4. 守門人
    少數文獻中亦指看守城門或宅門的人,如《禮記》鄭玄注提及的“門人”。

該詞核心含義為“與門相關的人”,具體指向隨時代演變。早期側重師生關系(弟子),後擴展至依附階層(門客),并衍生出制度性身份(太學員)和職業性角色(守門人)。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禮記》注疏獲取更完整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傲雪淩霜柏夷亮父抱角床保就别業禅觀朝三暮四池漚廚司錯紛倒反吊面頂鍼續麻飛禽走獸逢人說項風問光學玻璃駭怛好過禍譴甲館疆易境壤金花牋穅糟空宮斂首列亭麟趾鸾鷄淪寂洛川麻酥酥秘旨木畫偶語畔際丕平潛力骎尋虬甲全部祛痰揉擦陝甘甯膳牌社會變革神智市怨守盡受禅碑輸氧歎訝天打雷劈條指同心一德危革碨磊五方雜處現死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