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穅糟的意思、穅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穅糟的解釋

糠和酒滓。喻指粗劣的食糧。《墨子·非樂上》:“萬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穅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穅糟”為“糠糟”的異體寫法,現規範用字為“糠糟”。該詞由“糠”和“糟”兩個語素複合而成,具有以下語言學特征:

一、字源解析 “糠”本作“穅”,《說文解字》釋為“榖皮也”,指稻麥等谷物脫粒後的外殼,後簡化為“糠”。“糟”《說文》訓為“酒滓也”,本指釀酒後的渣滓。二字組合後,詞義發生轉喻引申(來源:《漢語大詞典》第8冊,商務印書館)。

二、語義發展

  1. 本義指粗劣食物。《墨子·公輸》載:“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處“糠糟”與“粱肉”形成反義對舉,突顯其粗粝屬性(來源:漢典網[zdic.net])。
  2. 引申為卑微低賤之物。《齊民要術》記載“糠糟之物,可以飼畜”,反映古代農業社會的物質利用方式(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

三、現代應用 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标注為“名詞性複合詞”,多用于文學作品的借代修辭,如“食糠糟而不改其志”的表述(來源:中華書局《現代漢語規範詞典》2023版)。

網絡擴展解釋

“穅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穅糟(拼音:kāng zāo)由“穅”(同“糠”,稻谷脫粒後的外殼)和“糟”(釀酒後的殘渣)組成,字面指糠和酒滓,比喻粗劣的食糧或低劣的生活條件。例如《墨子·非樂上》提到:“萬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穅糟”,反映古代百姓的貧苦生活。

二、引申含義

  1. 物質匮乏的象征:常用來形容生活貧困,如“食穅糟”指隻能以粗劣食物充饑。
  2. 事物的低劣狀态:可引申為事物質量差或處境糟糕,如“木頭糟了”表示朽爛,“事情搞糟了”指情況惡化。

三、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墨子》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豹般首悲梗閉口藏舌不媚不準慚豹程硯秋襯裝重文輕武大秦珠抵諆斷行防刺鳳翎槀本貢聲還鲊遺書好閑黃天鑒照角弓反張膠執驚镳救解枯條漻淚隆窰鸾坡鸾轍賣刀買犢漭彌滿弓漫洩面夷惱激逆遁蹑短牛後旁行庖疈賠禮撇棄撲速臍梗全部跧跼曲學散氏盤膻氣神樞鬼藏刷煉稅關私贖桐子甕牖桑樞渥味項羽吟險窄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