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門牋的意思、門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門牋的解釋

見“ 門箋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門牋(mén jiān)是漢語中的古語詞,指張貼于門框或門扇上的題字、箴言或短句,多用于表達主人的志趣、修養或治家理念,形式上類似對聯但更為簡練。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字義解析

  1. 門(mén)

    指建築物的出入口,引申為家宅、家族,如《說文解字》:“門,聞也,從二戶,象形。”

  2. 牋(jiān)

    同“箋”,本義為小幅紙張,後指題寫短文的書劄或文書(《漢語大詞典》第12冊,第114頁)。

    “門牋”即書寫于門上的簡短文字,内容多為格言警句。


二、用途與形式

  1. 功能

    古代文人常将修身齊家的訓誡以精煉文字書于門牋,既作裝飾,亦為自我警示(《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292頁)。

  2. 形式特征

    多為四字至八字短句,如“忠厚傳家”“耕讀繼世”,字體工整,張貼于門楣或兩側門框(《中國民俗文化大觀》,北京出版社,1993年,第405頁)。


三、文化背景

門牋源于先秦的“門銘”,至宋明時期隨理學興盛而普及。明清時,士紳家族常定制門牋,内容多引自經典,如朱熹《家訓》或《論語》,體現儒家倫理(《中國古代生活習俗史》,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第178頁)。


四、實例參考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3年。
  3. 《中國民俗文化大觀》,北京出版社,1993年。
  4. 《中國古代生活習俗史》,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
  5. 徽州文化博物館館藏文獻(實物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門牋”可能是“門箋”或“門闩”的筆誤。根據現有資料分析:

  1. 若指“門闩”(更可能):

    • 定義:固定在門上的裝置,通過插入或旋轉鎖閉門扇,常見于傳統木質門。
    • 材質:多為金屬或木材制成。
    • 功能:增強安全性,防止門意外開啟,同時穩定門體結構。
  2. 若指“門箋”:

    • 屬于民俗裝飾物,多用于節日(如春節)貼在門框上方,含吉祥圖案或文字,寓意祈福。

由于“門牋”并非标準詞彙,建議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若您需要其他詞語的釋義,請提供更多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覽...

暗練把袂卑行編町屏聲靜氣不食之地殘羹冷炙蟬翼本騁教齝草饬催鼎鼎伏地腹水蓋子幹豫各支支弓旌逛青合口椒鶴侶灰糜降德僥靈靜遏警戒忌忤空谛靈識弄堂房子露鈔雪纂廬居路澀瞑眴明治木索諾唯辟謡牆合蕉萃奇隽磬折群獨山頂洞人申覆拾地芥世權書會韬藉藤黃吐餔頽隳退款尾頁甕子響晴香麝顯亮銷量邪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