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eat;be very important] 盛大
聲名鼎鼎
(1).形體怠緩貌。《禮記·檀弓上》:“故喪事雖遽不陵節,吉事雖止不怠。故騷騷爾則野,鼎鼎爾則小人,君子葢猶猶爾。” 鄭玄 注:“鼎鼎,謂大舒。” 孔穎達 疏:“若吉事鼎鼎爾,不自嚴敬,則如小人然,形體寬慢也。” 明 張煌言 《山中屢空泊如也偶讀淵明飢驅句猶覺其未介遂作反乞食詩仍用其韻》:“奈何饕餮者,朶頤鼎鼎來。”
(2).引申為蹉跎。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宋 陸遊 《老身》詩:“百年殊鼎鼎,萬事祇悠悠。” 康有為 《除夕答從兄沛然秀才時将入京上書》詩:“鼎鼎百年言笑速,悠悠萬裡别離難。”
(3).盛大。 唐 元稹 《高荷》詩:“亭亭自擡舉,鼎鼎難藏擪。” 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金衙莊》:“相府潭潭兼曠奧,侯門鼎鼎半蕭森。” 姚華 《曲海一勺》:“無赫赫之位,乏鼎鼎之聲。”
“鼎鼎”是一個形容詞,讀音為dǐng dǐng,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盛大、顯赫
這是最常用的釋義,多用于形容名聲、地位或事物的重要性。例如“大名鼎鼎”表示聲名顯赫。該意義源于“鼎”作為古代禮器的象征意義,引申出尊貴、權威的意象。
其他引申義
成語搭配
文學例句
鼎鼎(dǐng dǐng)一詞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物聲名遠播、極其有名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鼎鼎這個詞的部首是金(jīn),也可以作為“钅”拆分。它的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鼎鼎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形容秦始皇統一六國取得巨大成功的事迹。隨後,這個詞逐漸被用于形容其他各個領域中的有名人士或事物。
繁體:鼎鼎的繁體寫法為「鼎」。
古時漢字寫法:在古代寫法中,鼎鼎通常寫作「鼎鼎大名」,其中的「大」字用來加強語氣,突出名聲的大小和重要性。
例句: 1. 他是鼎鼎大名的電影導演,在國際上廣受贊譽。 2. 這個公司的産品非常暢銷,聲名鼎鼎。
相關詞語: 1. 名噪一時: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名字在一時之間變得非常有名,引起廣泛關注。 2. 聞名遐迩:指某人或某物的聲譽和名氣傳播得非常遠。
反義詞:默默無聞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