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索的意思、木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索的解釋

刑具。木指“三木”,索即繩索,用以拘系犯人。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於圜牆之中。” 唐 杜牧 《華清宮》詩:“北扉閑木索,南面富循良。” 宋 蘇轼 《策别六》:“今州縣之吏,受賕而鬻獄……則至於嬰木索,受笞箠,此亦天下之至辱也。” 明 劉基 《送海甯張知州滿任去官序》:“租賦時集,木索不用,譁訐之聲,化為弦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索”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刑具,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文獻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木索”由“木”和“索”兩部分構成:

二、文獻例證

  1.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提到:“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描述犯人被木索束縛後遭受鞭打的情景;
  2. 蘇轼《策别六》中亦用“嬰木索”形容官吏受賄入獄的恥辱。

三、曆史應用

作為秦漢至宋代常見的拘系工具,木索多用于羁押待審或已定罪的犯人,體現古代刑罰的嚴酷性。其使用場景包括:

提示:若需了解“三木”具體形制或更多古代刑具,可查閱《漢書·刑法志》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索的意思

《木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用來繩索綁縛木材的器具或工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索》的拆分部首是木(mù),筆畫數為8。

來源和繁體字

《木索》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見于《周禮·秋官司寇·采木人》。繁體字寫法為「木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木索》的寫法有一定變遷。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木」字的形狀與現代稍有差異,類似于兩根向下彎曲的豎線。而索字則在金文中有所變化,形狀上是兩個左右相對的扁平的三丫角。

例句

1. 将這根樹幹用木索綁起來。

2. 木索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用來固定木材,也可以用來綁紮其他物品。

組詞

與《木索》相關的組詞有:“木鞋”、“木匠”、“木材”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木索》的近義詞可以是“繩”、“繩索”等,反義詞可以是“解綁”或“解脫”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