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耳的意思、石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耳的解釋

附着在石面的地衣類植物,可食。《呂氏春秋·本味》:“菜之美者, 崑崙 之蘋,壽木之華…… 漢 上石耳。” 高誘 注:“石耳,菜名也。” 南朝 梁 沉約 《與隱法師書》:“去冬今歲,人鬼見分,石耳紫菜,愴焉興想。” 唐 皮日休 《過雲居院玄福上人舊居》詩:“龕上已生新石耳,壁間空帶舊茶煙。” 宋 王質 《林泉結契·石耳》:“石耳色面黑背紫,柔薄,生深巖危壁,與木耳、地耳皆珍。” 明 何景明 《晚至昌平寺中》詩:“山城薄酒無錢買,晚飯僧家石耳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石耳是一種具有多重特性的地衣類植物,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定義

石耳是生長在岩石表面的地衣類植物,因形似人耳且多分布于陰濕石縫中得名。其學名為Umbilicaria esculenta,别稱包括石木耳、岩菇、臍衣等。

二、形态特征

三、分布與生長環境

主要分布于中國黑龍江、吉林、浙江、安徽、江西、湖北、西藏等地的懸崖峭壁或陰濕石縫中。

四、藥用價值

石耳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具有以下功效:

  1. 養陰潤肺:用于肺虛勞咳。
  2. 涼血止血:治療吐血、崩漏、腸風下血等出血症狀。
  3. 清熱解毒:緩解毒蛇咬傷、燙傷及刀傷,并可用于痔漏、脫肛等症。

五、曆史與文獻記載

早在《呂氏春秋·本味》中,石耳已被列為“菜之美者”之一,南朝文獻亦提及它作為食材的用途,唐代詩人皮日休的詩作中也有描述。

如需更完整的分布或藥用信息,可參考相關中醫藥典籍或植物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耳》的意思

《石耳》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字組成。這個詞的意思是石頭上長出的耳朵狀突起物。

《石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石耳》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石和耳。石是指石頭,耳是指耳朵。石的拆分筆畫為五畫,而耳的拆分筆畫為六畫。

《石耳》的來源

《石耳》這個詞并沒有具體的來源故事。它可能是根據真實世界中石頭上出現的耳朵狀突起物而衍生出來的。

《石耳》的繁體

《石耳》的繁體字形為「石耳」。

《石耳》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石耳」的寫法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仍然是由石和耳兩個字組成。

《石耳》的例句

1. 我在石頭上發現了一個形狀奇特的石耳。

2. 這塊古建築上的石耳雕刻非常精美。

《石耳》的組詞

1. 石頭:指自然界中的石塊。

2. 耳朵:指人或動物位于頭部兩側用于聽覺感知的器官。

3. 石耳紋:指石頭上出現的紋路或花紋,形狀類似耳朵的突起物。

《石耳》的近義詞

1. 石芽:指石頭上長出的芽狀物。

2. 石林:指由石頭組成的林木狀景觀或地貌。

《石耳》的反義詞

《石耳》的反義詞并沒有确定的常見搭配詞彙,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進行組合。反義詞可以根據是否有類似耳朵狀突起物來選擇,例如「光滑」可以作為其中一個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