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憲典的意思、憲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憲典的解釋

(1).法律,法典。《三國志·魏志·高柔傳》:“掾清識平當,明于憲典,勉恤之哉!”《南史·孔琳之傳》:“﹝ 琳之 ﹞奏劾尚書令 徐羨之 虧違憲典。”《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上孤陛下之恩,下失四海之望,請賜罷黜,别置憲典。” 清 林則徐 《拟頒發檄谕英國國王稿》:“該國夷商欲圖長久貿易,必當懍遵憲典,将鴉片永斷來源,切勿以身試法。”

(2).法式;典範。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陋人标陋格,乃謂‘ 吳 楚 東南坼’四句,上情下景,為律詩憲典,不顧 杜陵 九原大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憲典”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含義

指國家的憲法和法典,泛指規定國家基本制度和法律體系的文件。

二、引申含義

  1. 法律、法典
    用于具體指代成文法律或法規。例如:

    • 《三國志·魏志·高柔傳》中提到“明于憲典”,即強調通曉法律條文。
    • 清代林則徐曾用“懍遵憲典”要求遵守國家法令。
  2. 法式、典範
    擴展為一種标準或規範,用于形容值得效仿的準則。例如:

    • 清代王夫之在《薑齋詩話》中以“律詩憲典”比喻詩歌創作的典範。

三、使用場景

多出現在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中,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曆史、法律相關的讨論或文學創作。需注意語境,避免與現代“憲法”概念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憲典

憲典(xiàn diǎ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包含了憲和典兩個部分。

部首和筆畫

憲字的部首是宀,它是一個表示“室内、安定、保護”的意義;典字的部首是八,表示“光亮、燦爛”的意義。憲字共有9個筆畫,典字共有8個筆畫。

來源

憲典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憲指的是“憲法”或者“法律”;典指的則是“典章制度”或者“法規”。因此,憲典一詞可以理解為國家的基本法律和法規的總稱。

繁體

在繁體字中,憲典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憲典的寫法略有不同。憲字的古字形是“厈”,而典字的古字形是“典”。

例句

1. 我們應該遵守憲典,維護國家的法律制度。

2. 憲典是國家權威的象征。

組詞

憲章、法典、憲法、制度典範、法規典籍

近義詞

法典、法規、法律、章程、規章制度

反義詞

非法、違法、違規、違背法律、違反章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