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功。《隋书·李安传》:“朕每念诚节,嘉之无已,懋庸册赏,宜不踰时。”
(2).褒美有功。 唐 陆贽 《兴元论中官及朝官赐名定难功臣状》:“臣闻赏以懋庸,名以彰行。”《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
“懋庸”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大功
源自《隋书·李安传》,指显著的功绩或成就。例如:“懋庸册赏,宜不踰时”(意为对有重大功劳的人应及时封赏)。
褒美有功
用于表彰有功之人,出自《资治通鉴》。如唐代陆贽所言:“赏以懋庸,名以彰行”,强调通过奖赏激励功绩。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形容词,由“懋”(勤奋)和“庸”(原指平凡,此处引申为不懈怠)组合而成,形容勤勉努力、不懒惰的品质。但这一用法多见于通俗释义,古代文献中较少见。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判断其含义,古代用法偏向“功绩”,现代可能侧重“勤勉”。
《懋庸》是一个古代汉字,源自古代典籍中的用语,意为勤勉有为、努力向上。它强调了一个人应该积极奋斗、不懈努力的精神态度。
《懋庸》这个字由三部分组成:氵(氺,水字旁)、臣(从、又)、并(並)。
它由12笔画组成,根据基本汉字笔画顺序,第一笔从左上开始,依次划至右下。
《懋庸》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第四十一》中,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对他的评价。
《懋庸》的繁体字为「儚庸」。
在古代,「懋庸」这个词的写法稍有不同。其中「懋」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貿」,而「庸」的古代汉字写法为「雍」。
1. 他一直秉持着懋庸的精神,勤奋工作,终于取得了成功。
2. 她对学习充满了懋庸的态度,每天都努力进步。
3. 这个团队以懋庸为核心价值观,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懋勋、懋德、庸才、庸碌、庸庸碌碌
励志、奋进、勤奋
懒散、消极、懈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