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啟告的意思、啟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啟告的解釋

啟奏;告知。《三國志·蜀志·董和傳》:“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 宋 葉適 《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施公墓志銘》:“ 光宗 内禪,詔曰:‘卿,沖人舊學也,何以啟告朕?’”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四:“諸公之來,某意其相與講切義理之是非,啟告閭閻之利病,有以見教,今乃不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啟告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莊重色彩的複合動詞,由“啟”和“告”兩個語素構成。從詞源角度分析:

  1. “啟”本義為“開”,引申為陳述、禀報,如《說文解字》釋“啟”為“教也”,含主動告知之意。
  2. “告”指正式傳達信息,《廣韻》注其“報也”,強調信息傳遞的鄭重性。

兩字組合後,“啟告”在古漢語中多用于向上級、尊長或神靈陳述要事,如《禮記·少儀》載“事君者,啟告其志”,體現其禮儀性與嚴肅性。現代漢語中,該詞多保留于宗教或文書語境,如佛教典籍《法華經》有“啟告十方諸佛”之例(來源:中華書局《佛教漢語詞典》),道教儀式亦沿用“啟告”表述禱祝内容。

需注意,“啟告”與近義詞“禀告”存在語用差異:前者多用于書面或宗教場景,後者則更口語化。當前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未單列該詞條,其釋義需結合語素分析及古籍用例綜合考釋。

網絡擴展解釋

“啟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啟奏、告知,多用于正式或官方場合的陳述與傳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啟奏:指向尊長或上級禀告事務,常見于古代君臣、官場場景。例如《三國志·蜀志·董和傳》記載:“事有不至,至于十反,來相啟告。”
  2. 告知:泛指将信息傳達給他人,如宋代葉適文中提到宋光宗詢問施公:“何以啟告朕?”

二、出處與用法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仿古語境,如學術讨論、文言文創作等。需注意與“啟事”“通告”等現代詞彙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三國志》或宋代文集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闇墨扳指兒本年度别體采氣慚魂超走陳設疇代鉏耨存留擔驚頂針續麻端心跗蕚連晖趕路根據槃互乖訛國官過位亨孰橫行直走花生米健倒究測開迳埳坷空堂辣不唧兒蠟燈臘克攔駕兩形燎原烈火令箭粼粼邁爽馬牧蔑賤偏心騎長期集院棄能情逐事遷取快一時入山符身地申纾書函條款鐵冊痛诮瓦礫兀子夏半項羽銷毀洩氣惜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