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木的意思、拔木的詳細解釋
拔木的解釋
大風拔起樹木。古人以為災異之變。語出《書·金縢》:“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漢書·劉向傳》:“ 高宗 、 成王 亦有雊雉、拔木之變,能思其故,故 高宗 有百年之福, 成王 有復風之報。”《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厥災風雨霧,風拔木,亂五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禨祥·弘治異變》:“ 蘇 、 常 、 鎮 三府,風雨驟作,拔木飄瓦,潮水泛濫。” 清 龔自珍 《禮龍樹齋結鬘都序》:“偈曰:‘沒迴避處,由法身遍,拔木毀舍,是誰知見?’”
詞語分解
- 拔的解釋 拔 á 抽,拉出,連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長。 奪取軍事上的據點:連拔數城。 吸出:拔毒。拔火罐兒。 選取,提升: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樹、建築物等高聳在地面上)。
- 木的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樹木。喬木。灌木。木石(樹木和石頭,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緣木求魚。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質樸:木讷(樸實遲鈍)。 呆笨:木雞。
網絡擴展解釋
“拔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信息如下:
一、基本含義
“拔木”原指大風将樹木連根拔起的現象。古人認為這是災異之兆,常與自然異常或社會動蕩相關聯。例如《尚書·金縢》記載:“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描述了一場伴隨雷電狂風的天災,導緻莊稼倒伏、樹木被拔。
二、引申與使用
-
災異象征
在古籍中,“拔木”被用于警示統治者修德或反思政事。如《漢書·劉向傳》提到商周時期因“拔木之變”引發君王自省,最終帶來福報。
-
成語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需要付出極大努力才能達成目标,類似“力挽狂瀾”的語境。但此用法在傳統典籍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拓展義。
三、權威性說明
- 高權威性來源(如、2、4)均強調其原始含義為自然災異現象。
- 中等權威性來源補充了成語的比喻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適用性。
若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詳細災異案例,可參考《漢書》《尚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拔木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将樹木從地面上拉起來或*********的動作或行為。它的詞義較為明确,屬于常用詞彙。
拔木的部首是木字旁,它代表了與木相關的意義。拔木的筆畫數為9畫,屬于較為複雜的字形。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究,它可能是從實際生活場景中衍生出來的。人們在砍伐樹木或修剪植物時,經常會使用力将樹木從土壤中*********。這種動作被概括為拔木。
在繁體字中,“拔”和“木”的形狀并沒有明顯的變化,依然保留着簡體字的字形。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大多是從象形到形聲的轉變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于拔木這個詞,其古代寫法可能與現代形式類似,但字形的細節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深入研究方可得出具體結論。
例句:他用力拔木,頃刻間将樹苗從地裡拔了出來。
拔木的組詞不多,常見的有“拔苗助長”、“拔苗助長”、“拔智”等。
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拔起”、“抽出”等表達相似意思的詞語。
反義詞則可以使用“插入”、“植入”等表達相反意義的詞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