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蹊磴的意思、蹊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蹊磴的解釋

山路上的石級。 宋 範成大 《吳船錄》卷上:“大略去縣中平地不下百裡,又無復蹊磴,斫木作長梯釘岩壁,緣之而上,意天下登山險峻無此比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蹊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狹小的山路或石級小徑,形容地勢險要、道路狹窄的地形特征。例如宋代範成大在《吳船錄》中描述登山時提到“又無復蹊磴”,說明路徑險峻。


二、字詞分解

  1. 蹊(qī/xī)
    • 本義為小路,如《左傳》中“牽牛以蹊人之田”的“蹊”表示踐踏小路。
    • 在“蹊磴”中讀作qī,強調狹窄、險要的特征。
  2. 磴(dèng)
    • 指石階或坡道,常見于描述山路中的石級結構。

三、引申含義

可比喻困難險阻的道路或事情,如形容人在逆境中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文獻引用

宋代範成大《吳船錄》卷上記載:“斫木作長梯釘岩壁,緣之而上”,佐證“蹊磴”描述的是險峻山路上需借助木梯攀爬的地形。


如需更全面的文獻案例或發音細節,可參考查字典或漢典的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蹊磴》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筆畫

《蹊磴》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狹窄的山路或小徑。成語中的兩個字分别為“蹊”和“磴”。

“蹊”字由足旁和奇旁組成,拆分之後的部首分别為“⻍”和“⺡”,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磴”字由石旁和登旁組成,拆分之後的部首分别為“⺶”和“⺕”,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蹊磴》的來源和繁體寫法

《蹊磴》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它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秦川雜記》:“有丹穴之寺,東有白鹿原,有蹊磴涉谷,有地動而天摧。”

在繁體字中,我們可以将《蹊磴》寫作「蹊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寫作《蹊磴》的方式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可惜目前沒有關于該成語古時候寫法的具體資料。

《蹊磴》的例句

1. 小麥收割季節到了,農民們踏上了山區的蹊磴,去勞作。

2. 這條山路實在是太陡峭了,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翻過這座蹊磴

《蹊磴》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蹊徑、蹊跷、蹊徑通幽。

近義詞:石階、山路、山徑。

反義詞:大道、寬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