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氣概、風度不凡。《三國演義》第四三回:“ 張昭 等見 孔明 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遊説。”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此人姿容俊偉,器宇軒昂,畢竟是個大富大貴之人。” 阿英 《戎行兼言藝文事》:“ 陳毅 同志體魄魁偉,器宇軒昂。”
“器宇軒昂”是一個漢語成語,指人的儀表、風度或精神狀态展現出非凡的氣度與昂揚的神采,常用于形容人氣質出衆、舉止大方。該詞由“器宇”和“軒昂”兩部分構成:“器宇”原指度量、胸懷,後引申為儀表、風度;“軒昂”意為高揚、挺拔,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例如:“這位外交官器宇軒昂,談吐間盡顯大國風範。”
從詞源來看,“器宇”最早見于《晉書·王衍傳》中“神情明秀,風姿詳雅”,後逐漸演變為對儀表的概括;“軒昂”則源于《後漢書·馬援傳》“軒昂自若”,形容人姿态高昂。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褒義語境,常見于文學、新聞等書面表達,如“閱兵式上,士兵們步伐整齊、器宇軒昂。”
權威辭書《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将其釋義為“形容人精力充沛、風度不凡”,《漢語大詞典》則強調“儀表宏偉、氣度超群”。近義詞包括“氣宇軒昂”“英姿飒爽”,反義詞如“萎靡不振”“形容猥瑣”。在用法上,既可作謂語(如“他器宇軒昂地走進會場”),也可作定語(如“器宇軒昂的領導者”)。
引用來源:
“器宇軒昂”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ì yǔ xuān áng,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儀表、氣質或精神風貌。以下是詳細解釋:
總結來說,這個成語既可用于書面語,也可用于口語,適用于贊美他人外貌與氣質俱佳的場景。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三國演義》或權威詞典。
阿Q按照拔類超羣編者按髌腳布景不旋時茶鹵陳師鞠旅傳述楮練當門電動勢對話泛博幡蓋宮澤冠劍海潮惶栗戛羹焦寝驕玩蛣蜋街梢饋餫老麻汗聯絡遼東白鶴陵鯉苓落麗什卵子録籍爐眼葎草緑李旅葬媒紹緬鑒彌天平屋鋪鋪前站驅驟榮氣若敖鬼餒射月蝨蠱衰衣水恠私躬同力文辭問信五谷不升誣陷伍子濤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