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師範。學習的榜樣。《新唐書·劉祎之傳》:“卿家忠孝,朕子賴卿以師矩,冀蓬在麻不扶而挺也。”
“師矩”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師矩”意為學習的榜樣或師範,指可供效仿的典範。其中“師”指傳授知識的人,“矩”本義為畫方形的工具(如曲尺),引申為準則、規範。
最早見于《新唐書·劉祎之傳》:
“卿家忠孝,朕子賴卿以師矩,冀蓬在麻不扶而挺也。”
(釋義:皇帝稱贊劉祎之家風忠孝,希望其作為皇子學習的榜樣)
需注意,“師矩”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義主要保留在曆史文獻中。關于“教育準則”的現代解釋,尚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為後人引申義。
《師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老師的教導和教誨。師者,指老師或教育者;矩者,原指用來校準或測量的工具,引申為規範、準則。結合在一起,表示老師的教導是以規範和準則為基礎的。
《師矩》的部首是“⼠”(人字旁),拆分後兩個字的筆畫分别是“6”和“8”。
《師矩》一詞來源于《論語·為政》篇,出自孔子的言論:“《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意思是說教育就像是琢磨和磨砺,隻有通過不斷的教誨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在繁體字中,“師矩”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師的字形與現代有些許不同,矩的字形則基本類似。師的古字形由兩個人字旁相連構成一個師字,矩的字形則保持不變。
他的老師一直以師矩之姿嚴肅教誨,使他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用師矩的态度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予他們更好的教育。
教師、師生、師德、師範、師長
教導、教誨、指導、引導、教授
學生、學徒、弟子、學習、受教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