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柄的意思、綱柄的詳細解釋
綱柄的解釋
猶主體,根本。《海内十洲記·聚窟洲》:“ 崑崙 ……此乃天地之根紐,萬度之綱柄矣。” 宋 範仲淹 《潤州謝上表》:“謂王者萬機,必躬親而無倦,總擥綱柄,博延俊髦,議治亂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
詞語分解
- 綱的解釋 綱 (綱) ā 提網的總繩。 事物的關鍵部分:大綱。綱領。綱目。綱要(.提綱;.概要)。 中國從唐代起轉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一綱(把貨物分批運行,每批車輛船隻的計數編號)。花石綱。生辰綱。 生物學分
- 柄的解釋 柄 ǐ 植物的花、葉或果實跟枝莖連着的部分:葉柄。花柄。 器物上的把兒:刀柄。勺柄。 量詞,用于有柄物:一柄傘。 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把(?)柄。話柄。 執掌:柄政(執掌政權)。柄國。 權:國柄
網絡擴展解釋
“綱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主體”或“根本”,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核心部分或關鍵所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綱柄”由“綱”和“柄”二字組合而成:
- 綱:原指提網的總繩,引申為事物的主體或關鍵部分,如“提綱挈領”。
- 柄:本義為器物的把手,後延伸為根本、核心的象征。
組合後,“綱柄”強調事物中起主導作用的核心要素。
二、出處與用法
-
古籍引用
《海内十洲記·聚窟洲》中記載:“崑崙……此乃天地之根紐,萬度之綱柄矣。”此處以“綱柄”形容昆侖山作為天地的樞紐和萬物的根本。
-
曆史文獻
宋代範仲淹在《潤州謝上表》中寫道:“總擥綱柄,博延俊髦”,意指君主需掌握治國根本,廣納賢才。
三、字義分解
- 綱(gāng):
① 提網的總繩;② 事物的主體(如“綱舉目張”);③ 生物分類學中的等級(如“哺乳綱”)。
- 柄(bǐng):
① 器物的把手;② 植物花、葉與莖的連接部分;③ 引申為根本或權力(如“權柄”)。
四、綜合釋義
“綱柄”多用于抽象語境,強調事物的核心地位或決定性作用,常見于古代文獻和哲學讨論中。例如,在治國方略中,“綱柄”可指代國家運行的根本原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海内十洲記》或範仲淹相關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綱柄是一個漢字詞彙,拆分部首為纟和丙,總共有10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綱柄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非常相似。它通常用于形容事物的主要或關鍵部分,有時也表示掌控或指導的力量。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是這家公司的綱柄,負責決策和領導團隊。”
綱柄的相關組詞包括綱目、綱要和綱領,它們都表示事物的核心或重要内容。
綱柄的近義詞是綱紀,表示掌握事物的基本原則或規則。而綱柄的反義詞是散漫,表示沒有明确的中心或組織。
希望這些回答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