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販賣。《晉書·苻堅載記上》:“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貿販於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纖》:“ 奚山 者, 高密 人。貿販為業。”
貿販(mào fàn)是漢語中一個書面語詞彙,指通過販運貨物進行買賣的商業活動,強調商品的流通與交易過程。以下從釋義、用法及演變角度分述:
販運貿易
指商人從甲地采購貨物,轉運至乙地銷售的行為。
例: “邊民常以茶馬貿販為生。”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泛指商業買賣
廣義上可指代商品交易活動,尤指小規模或流動性的經營。
例: “村落間時有貿販往來。”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古代用法
唐宋文獻中已見使用,如《宋史·食貨志》載:“鹽鐵貿販,利歸豪商”,指大宗商品的長途販運。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現代語境
當代多用于經濟史或區域性商業研究,如“絲綢之路上粟特人的貿販網絡”。口語中較少使用,常被“販運”“經商”替代。
來源:《漢語曆史詞彙學概要》,蔣紹愚著,商務印書館,2015年。
典型搭配
來源:《現代漢語搭配詞典》,語文出版社,2010年。
領域應用
經濟史、社會學研究中描述傳統商業形态,如“小農經濟下的零星貿販”。
來源:《中國社會經濟史術語彙釋》,中華書局,2018年。
詞彙 | 差異點 | 示例 |
---|---|---|
貿販 | 強調“販運+交易”雙重行為 | 邊關貿販受關稅制約 |
販賣 | 側重銷售環節 | 販賣日用百貨 |
商賈 | 泛指商人階層(名詞) | 商賈雲集 |
來源:《漢語近義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貿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貿販”由“貿”和“販”二字組成:
“貿販”是一個兼具名詞(指商人)和動詞(指販賣行為)雙重含義的詞彙,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句,可參考《晉書》或《聊齋志異》相關篇章。
暗算白陶百戰不殆變焦距鏡頭比拟不慌不忙朝顔盛器宸衷赤珠傳道傳發點翠釣鳌客惰性兒婿匪席風脈墳壠父蔭該當給付乖硋古别離滾牌軍轟打會魁嚼說看活樂推料事如神欐佹臨閱龍輴弭變鳴笛弄白相濃绮僻惡平夥綪繳奇拜瓊尺嬛嬛瓊田齊烹曲辭饒樂人格入寂飒飒墒土速藻委積誣侵相規仙馭宵遁笑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