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茅茨的意思、茅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茅茨的解釋

亦作“茆茨”。1.茅草蓋的屋頂。亦指茅屋。《墨子·三辯》:“昔者 堯 舜 有茅茨者,且以為禮,且以為樂。”《韓非子·五蠹》:“ 堯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錢起 《早渡伊川見舊鄰作》詩:“村落通白雲,茆茨隱紅葉。” 清 侯方域 《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公歸而無居,乃居餘之北村,茆茨數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乃於園中築茅茨,擇美婢往侍。”

(2).指簡陋的居室。引申為平民裡巷。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不慕榮宦,身安茅茨。” 宋 蘇轼 《内中禦侍以下賀太皇太後年節詞語》:“求賢審官,拔士茆茨之下。”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華察》引 陳卧子 曰:“ 子潛 清儉,似茅茨下人。”

(3).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唐 清晝 湯衡 《懷李司直縱聯句》:“幽獨何以慰,友人顧茅茨。” 宋 王安石 《寄阙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詩:“但願一門皆貴仕,時将車馬過茆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未修地主之儀,忽叨盛饌,於理不當。茅茨不遠,可便下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茅茨”是漢語中的古語詞,由“茅”與“茨”兩個語素複合構成,本義指用茅草和蘆葦覆蓋的屋頂,後引申為代指簡陋的房屋。例如《詩經·小雅·甫田》中“如茨如梁”的“茨”即指屋頂的茅草層,《莊子·讓王》則以“茅茨不翦”形容堯舜時期樸素的居住環境。

從構詞法分析,“茅”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簡稱,古代常用于編織屋頂;“茨”本義為蒺藜,因蒺藜果實帶刺可固着于土中,遂引申為以草蓋屋并緊密鋪排的動作,《說文解字》釋“茨”為“以茅蓋屋”。二字連用最早見于《韓非子·五蠹》,載有“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的典故,成為後世形容君主節儉的經典意象。

在文化内涵層面,“茅茨”凝結着中國古代“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的治國思想(《論語·泰伯》),宋代《營造法式》更将“茅茨”列為建築形制等級中的最下層。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效陶潛體詩》中“榆柳百餘樹,茅茨十數間”的描寫,則賦予其隱逸田園的美學意境。

現代漢語中,“茅茨”作為曆史詞彙仍保留在成語“茅茨土階”中,用以強調物質條件的樸素性。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894頁收錄該詞,标注其書面語屬性及古代房屋的代稱義項。

網絡擴展解釋

“茅茨”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áo cí,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茅草屋頂/茅屋
    指用茅草覆蓋的屋頂或簡陋的茅草屋。例如《墨子·三辯》提到堯舜時期“茅茨不翦”,即屋頂的茅草未經修剪,形容居所簡樸。

  2. 簡陋居所或平民住處
    引申為普通百姓的居所,如蘇轼詩句“拔士茆茨之下”,意為從平民中選拔人才。

二、引申用法

  1. 謙稱自家
    古人常以“茅茨”謙稱自己的家。如王安石詩中“時将車馬過茆茨”,即邀請他人來訪時自謙居所簡陋。

  2. 象征簡樸生活
    成語“茅茨土階”(出自《東京賦》)形容房屋簡陋或生活儉樸,體現對古代賢君清貧作風的推崇。

三、典型用例

四、綜合釋義

“茅茨”既可指具體建築(茅草屋頂、茅屋),也可抽象表達簡樸、平民化或自謙之意。其文化内涵多與中華傳統中的節儉美德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案掾搬演卑孜步環裁截財位殘魂長安揣摸垂飾楚塹聰穎大俠對焦鈍化頓刻恩門輀輴發喘焚林而田幹嚎溝中瘠古德規為姑妹豪烈候台浣衣嘉亨家庭婦女究切渴盤陁國快快寬隱礨石溜乾二淨漏澤園馬勺子妙想蜜餞麋鹿姿明師釺撥七級浮圖起冢鵲尾爐嚷駡燒頭手到拿來水箭四禅肅督天逸同塵合污王李刎脰五秉侮诮下黑兒蕭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