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漫叟 。 唐 元結 始自稱“浪士”,繼稱“漫郎”,老稱“漫叟”。 清 唐孫華 《次王隨庵七十自壽詩原韻》之二:“避世聊為 漫浪叟 ,少言甘號 囁嚅翁 。”參見“ 漫叟 ”、“ 漫郎 ”。
“漫浪叟”是一個與唐代文人元結相關的别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如下:
“漫浪叟”即“漫叟”,是唐代文學家元結晚年的自稱。他一生中多次更改别號:最初自稱“浪士”,後改稱“漫郎”,晚年則稱“漫叟”。該詞體現了元結追求自由、不拘世俗的人生态度。
人物關聯
元結(719-772年)是唐代古文運動先驅,因不滿官場腐敗,選擇隱居生活。他通過自號的變化(浪士→漫郎→漫叟)表達不同人生階段的心境。
文學引用
清代詩人唐孫華在《次王隨庵七十自壽詩原韻》中寫道:“避世聊為漫浪叟,少言甘號囁嚅翁”,借元結的别號暗喻隱逸情懷。
提示:若需了解元結具體作品或古文運動背景,可查閱唐代文學史料。
《漫浪叟》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的舉止或行為像大海的波浪一樣,自由、放蕩、悠閑。
《漫浪叟》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老(⺹),其中水是部首,老是字根。
《漫浪叟》一共有15畫。
《漫浪叟》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詩作《閨怨》。其中的句子“漫浪叟,塞上嬖,楊枝拾、魚符摘。”形容了一個浪漫、自由的老人。
《漫浪叟》的繁體字為《漫浪叟》。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關于《漫浪叟》的古漢字寫法,需要詳細的研究才能确定,因為并沒有确切記載。
1. 他的生活就像一個漫浪叟,沒有拘束,自由自在。
2. 她的舉止像漫浪叟一樣,經常做一些奇怪的事情。
漫浪叟人
漫浪叟觀
漫浪叟心
自由自在
逍遙自在
束縛
拘束
【别人正在浏覽】